3)第431章 收购花火传媒_这个明星画风不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并不是真的要全资收购,而是要让陶茂荣主动开口提。

  给陶茂荣留10%的花火股份,那这条人脉就建立起来了。

  以陶茂荣这人的能力,人脉非常广,以后合股开公司,会有很多助益。

  陶茂荣一拍大腿,当即答应:“行!就这么定了,老弟说收多少就收多少。”

  方醒接着话题,问道:“陶老哥想要合作什么?也说说看。”

  陶茂荣嘿嘿一笑,说道:“听说老弟拍的新剧,年末就能播?”

  “还不确定,大概农历春节前后吧。”方醒也没有给准确的答复。

  陶茂荣提议道:“你看,我的公司茂荣生鲜,能在你那里打广告吗?”

  方醒没想到会是这事,笑着答道:“可以是可以,不过《琅琊榜》的插片广告,就算是现在谈,价格也不会低。

  “如果陶老哥想打广告,也可以考虑电视剧开播之后,到电视台或者网站上打广告。”

  按照电视剧行业的广告标准。

  大部分的电视剧,都是在拍摄阶段,甚至是筹备阶段就开始谈插片广告。

  当然,这种电视剧还没有拍完,就卖插片广告的话,价格肯定会比较低。

  毕竟电视剧万一拍烂了,广告商可是要亏本的。

  而且,在拍摄阶段就卖掉插片广告的话,可以拿这笔钱来投入拍摄,降低资金压力。

  事实上。

  很多实力强劲的影视公司,在项目筹备阶段,就可以通过植入广告、插片广告、视频平台预付款等等方式,把大部分投资收回来。

  对出品公司来说,这样运作的好处就是极大的降低了风险。

  电视剧还没开拍呢,投资就收回来大部分,基本不存在亏本的可能,自然也就不需要承担风险。

  当然,风险小了,收益自然也就小了。

  方舟文化的剧正好相反,插片广告的价格一开始就定很高。

  甚至是拖到电视剧开播再卖。

  电视剧开播之后,一旦火了,那插片广告的价格,自然就上天了。

  当然,万一电视剧扑街了,插片广告白送都送不出去。

  因此,这种策略的收益虽然高,但风险也高。

  现在《琅琊榜》还在筹备阶段,如果这个时候谈插片广告,价格很难谈高。

  因此,方醒不打算现在这个时候就把插片广告卖掉。

  ……

  陶茂荣却打着哈哈说道:“老弟放心,在商言商,老哥肯定不能坑你。我早就问过了,你拍的电视剧,那广告价格,确实高。”

  他说着竖起大拇指,接着说道:“上一部叫什么的扫黑剧,一季的手机广告就卖了一个亿。厉害!能顶我卖五万头猪。”

  “也没有,那是两份合同的价格。”方醒赶忙补充一句。

  上一次和HONOR手机的合同金额,确实达到了1个亿。

  不过,那是代言合同和插片广告加起来的价格。

  陶茂荣摆手说道:“那不重要,我也要搞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