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90.第一百九十章_愚孝男[穿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两句新年的吉利话,这才齐齐动了筷子吃了新的一年里进肚子里的第一口饭,甜滋滋软糯糯,日子甜美又圆满,花生芝麻馅,子孙多福气多。

  说起来裴清跟宁开国好歹也是六十来岁的人了,还要领家长的红包,说出去都有些好笑,在宁家却是一种特定习惯了,只要他们上头还有长辈,那他们就永远都是需要压岁钱压枕头的“孩子”。

  这种老人家依旧被年轻晚辈们需要的感觉,让两位老人家也挺高兴满足的,宁开国他们平时也没少在钱财上孝顺二老,这压岁钱接得也一点没为难,总归接了哄老人家高兴,回头再给寻个由头贴补回去就行了。

  萧奇这还是第一次接到长辈的红包呢,即便是穿进来之前亲妈还在世那会儿也因为家里太穷,过年根本就没有压岁钱这个说法,顶多就是能隔几年有一身新衣裳过年穿。

  拿到红包萧奇还挺新奇的,吃汤圆的时候都还翻来翻去的看。

  红包并不是市场上买的那种成品,一看就知道是自己叠的那种,甚至用来黏贴的都是自己熬煮的米浆。

  “这红包是奶奶他们自己叠的,买了红纸提前送到山上佛祖前供奉着熏了香火,然后自己裁剪好熬煮了糯米糊糊黏贴,我奶小时候都会让我们把红包里的钱取出来以后,空红包就压在枕套里面让我们睡,说是能辟邪。”

  老人家的说法嘛,都是差不多的,无外乎保佑家人无灾无痛。

  宁倩见萧奇翻来覆去的看,凑过去跟萧奇小声的说了一些小时候的事。

  这些年都是这么个习惯,萧奇还是第一次在家里跟他们一起过年,好奇新鲜也是在所难免的,宁倩也就顺嘴说了些他们往年过年的事儿。

  宁家也不是芙蓉市本地人,当初也是从别处搬过来的,所以初一原本该去给先人上坟,这会儿宁家两位辈分最长的爷爷奶奶逗还在呢,所以上坟这项活动也就这么取消了。

  华国的春节风俗多种多样,C省这边初一这一天基本不会出门走亲戚,顶多也就是早上去街坊邻居家串串门子,等到初二了才会正式开始走亲戚拜年。

  初二回娘家,萧奇跟宁倩就直接去了裴清他们那边,至于茳那市那边的的萧家则是一点动静都没有,估摸着是真当做没有萧奇这个人了,这样倒是让萧奇省心省事儿不少。

  说起来周金宝被萧奇弄得丢了工作,直到过年了也没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只能暂且回家过年去了。

  至于遇见疑似来店里买车的萧奇这件事,被他妈一阵劝,周金宝本身就是个怂人,被他妈一阵乱七八糟的吓唬,也觉得这事儿还是别掺和最好。

  因此萧家那边却是一点消息也没有,萧家人被吓唬了两回,也不敢再生出别的想法。

  当然,说是不敢想,其实是知道想了也没办法实现,毕竟家里根本就没人能带头了。

  萧伟就是个只能在游戏厅里打劫小学生的窝里横,萧朵那就更不用说了,脑子不够用,又出了男人跑了不得不把五个多月大的孩子引了。

  萧大明嫌弃萧朵给家里人丢脸,早早的随便找了个还算顺眼的农村小伙子就给许了出去,婚礼都没办,就两家人一起吃了顿饭,亲戚那里通知了一声,扯了证婚事也就算成了。

  周结果自从上次准备跟着一起去芙蓉市找萧奇,那也是因为有个据说道上有朋友的涂富深带头安排,可现在涂富深莫名其妙扔下工作甩下说了要娶回家的萧朵以及萧朵肚子里的孩子跑了。

  周结果也见识了那群放贷人的厉害,自然也不敢再跟着姐姐瞎折腾了。

  说是感情好,其实也就那个样,大家都是有各自家庭的人,没有好处谁与谁愿意担风险啊。

  萧家如今也没个正儿八经的经济来源,只能靠着养猪种地,跟其他农村人一样从田地里折腾点出息,甚至萧家比别家还要不如。

  毕竟别人家还有壮劳力在外面打工挣钱,可萧家却是全家老小都在家里蹲着,还有一个结交了一群铁哥们儿在镇上自觉成了地头蛇出手阔绰惯了的儿子,这个家要败那也就是早晚的事。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