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97章 道加瓦河上的和平(上)_荣耀法兰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风”之列,这其中包括多年之前因宫廷政变而被处死的彼得三世。

  以至于18世纪时期,一位西方外交官尖酸讥讽的向圣彼得堡提出建议:“俄国人应该发明一种新的致命疾病,以便解释俄罗斯皇帝之死的原因。”

  当然,俄国的最高统治者-沙皇,哪怕彼得大帝与叶卡捷琳娜大帝,从本质上来说,他们仅仅是维护大贵族与大农奴主统治的工具。当君主与之利益符合时,贵族会表示尊敬与顺从;反之,大家就兵戎相见吧。

  历史上,俄国贵族的弑君行动也不是每次都能如愿以偿的获得成功。在叶卡捷琳娜二世时代就成功平息了莫斯科贵族们幕后煽动的“普加乔夫起义”。不久之后,这位女沙皇又运用高超的政治手腕,并在众多情夫的帮助下,同以莫斯科为据点的保守派贵族达成妥协,最终避免了圣彼得堡与莫斯科的分裂……

  对于这个野蛮而又富有侵略性的国家,使得自誉为文明的欧洲君主内心从来不把俄罗斯当成“欧洲人”看待,他们时刻提防着俄国,预防着东方蛮族入侵。

  与此相对应的,即便是安德鲁通过三次法普战争,最终灭亡了整个普鲁士,但兰斯法国的边境依然没有跨越莱茵河。那位法国独-裁者所能做到的极限,也仅仅是依照欧洲王朝战争胜利者的权力,将自己私生子安插到一个信奉新教的国度里充当少年君主,顺便再索要一些战争赔款什么的,对于领土却极少染指。

  在月上旬的那场圣彼得堡政变中,俄国人再度让欧洲人见识到野蛮国度的血腥与残暴。那天,从圣彼得堡到南方25公里的外皇村,以及50公里外的加特契纳宫,效忠保罗一世的军队与推翻保罗一世的叛军引发了战争。

  仅仅一天时间里,两千多名俄国士兵就倒在自己人的刀口下。军事检察官彼得洛夫上校依照保罗一世的训令,要求所有平叛部队都不得对叛军有任何心慈手软,“必须干掉每一个叛徒,直到最后一个!”

  毫无疑问,遭遇“11月大屠杀”的不仅仅是参与政变的贵族和军人,还有他们的家眷,以及那些明里暗地反对沙皇保罗一世的各种政治势力。

  圣彼得堡军区的卫戍司令官彼特?帕伦伯爵,军需副总监尼基塔?彼得罗维奇?帕宁男爵,波罗的海舰队指挥官里巴斯海军少将,前禁卫军少校普拉通?朱波夫等人死于政变当日,而他们的家族也在送往西伯利亚途中遭遇秘密处决。

  最后有位西方外交官做了不完整统计,预计有1万5千到2万人直接或间接死于“11月政变”中。而退后一年多,曾被欧洲各国君主视为惨绝人寰的法国大-革命时期“九月大屠杀”,在整整一个多月内,也不过被处死1100人左右。

  在“11月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