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43章 再赌一次_绑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记事起就天天听自家妈妈唠叨,唠叨他应该注意安全、应该多和小朋友玩,等等等等。但所谓物极必反,虽然沈母的唠叨内容中其实包含了很多老人家的智慧,但沈宁已经习惯性地一概将其当做了耳旁风,偶尔听进去的一两句,也并不非常重视。

  ——比起说话被当做废话来,沈母更不想接受儿子将自己定义为‘老人家’的智慧,她才中年!中年!!中年!!!一个两个不孝子。

  “我真不明白,”沈灼纳闷,“承认自己老年怎么了?又不是说承认了就要凭空长几岁。”

  莫淙烁:“问题在于,妈本来就不是老年啊。”

  博雅普通人在现代词典里标准定义中的老年期是从九十岁开始的,最近还在提议这条线应该后挪到九十五岁,按照往常的情况推测,这种深有群众基础又与利益牵扯不大的提议最多磨蹭五六年就会落实

  另一方面,在社会默认规则中,退休后,每月拿退休金的那些人也可以就算是老年期,而博雅的普遍退休年龄是七十岁。至于七十岁之后还有没有继续工作,那看个人爱好,官方不强求,反正退休金只能保证衣食无忧,要奢侈享受请自行努力或者找人养着。不过大多数人退休后都还是选择继续工作,因为其实从七十岁到九十岁,这二十年正是博雅普通人经验累积得足够丰富又不至于体能严重退化思维迟钝的阶段,在指导、教育、监督等方面的工作上是非常能发光发热的。

  所以说,才六十未满——差月份——的沈母离退休都还有十年,离老年期更是还有三十几年,她干嘛要服老?简直就是污蔑。

  沈灼:“烁烁你两辈子加起来也没到老年啊,还不是经常宣称自己有颗苍老的心。”

  莫淙烁:“我就说说,修辞中的夸张,表示心累而已。”

  沈灼:“我也只是说说啊,也没真觉得老妈老。就算她老了也是老当益壮。”

  莫淙烁:“别补充最后一句。”而且连说四个‘老’字你真的不是在找茬吗?你的老妈听见非抽你不可,当然,你不在乎,反正你早就被抽习惯了。

  沈宁习惯了母亲的唠叨,而他不喜交友厌烦喧闹的性格又让他很难跟别人接触太多,理性思考方面他远超出了同龄人的水准,但理性思考不够用的地方他可能连刚学会走的小孩都不如。

  至少刚会走的小孩知道摔倒后如果周围没人就别急着哭,攒着,等大人来了再摔一次,哭双份。

  沈宁不行,他只会想‘哭’是空耗力气毫无收益的无意义活动,什么时候都不该做。什么,会哭的孩子才有大人给糖吃?沈小弟表示,这个世界的基础规则是等价交换,虽然他不爱好甜食,但如果偶尔想要,他可以用劳力交换,小手工活、资料整理、部分由于用户不喜欢机器人而遗留的重复性小劳动,这些都是他可以做的,报酬虽然很低,但买糖吃绝对够了,毕竟儿童吃糖本来就应该节制。

  不要说看同龄人,连看大人的时候沈宁经常都会觉得他们太蠢了,为什么老是要做事倍功半的事情呢?为什么老是要将时间浪费在毫无价值的废话、发呆、争吵、等待、循环中呢?为什么明明知道怎么做更好就偏偏不做,非要抱怨太难、太枯燥、没毅力、坚持不了呢?为什么宁可花时间抱怨却不能用仅仅一半甚至更短的抱怨时间将事情做完呢?为什么……

  “小孩子都有无数个为什么,”莫淙烁说,“只不过沈宁的为什么跳过了能自行问机器得到答案的科普类,而集中在了没有固定答案的人类上。”

  沈宁表示他讨厌没有固定答案的事情,尤其讨厌‘错虽然的确是错了,但是这么做会让人更开心’这种不负责任的答案。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