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3章 镇守南方的随国_我在春秋不当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便刻意隐去‘申氏’的身份,而取‘范’为氏。家父现今自称乃‘范山之后’,并要求我们抛头露面之时,也都自称范氏。”

  (《国语》之中,“申无宇”的确又称之为“范无宇”,但是范蠡究竟是不是范无宇之后,则无考,此处为杜撰。)

  李然闻言,不禁是点头道:

  “原来如此!”

  “其实不仅如此,我们申氏一族还有一部分族人,更氏之为‘文’,只因我等又皆为文王之后,故而族人乃以先君之‘谥’为氏。故而,‘申’、‘范’、‘文’皆为我氏!”

  李然听罢,嘴上虽然没说什么,心中却有一种异样的感觉。要真按照范蠡所言,那么日后的文种的‘文’是否也是由申氏改来的呢?若是的话,那么日后越王勾践所依仗的政客双星便就真成了同门了。

  (范蠡和文种其实都是楚人,且祖籍地也相近,这个是没错的。但是,但究竟是不是同出一门,则无考,此处为杜撰。)

  不过,这些话李然自是不会说出来的,只听李然是颇为客气的回应道:

  “少伯一路辛苦,且先行退下歇息,少时另有筵席招待。”

  范蠡却并无意退下,李然正感到奇怪,范蠡朝李然深鞠一躬:

  “方才范蠡在外等候的时候,听到先生和诸位的谈话。其实对于缺铜之事,范蠡倒是有一个办法。”

  李然闻言,不由的大喜,不禁问道:

  “哦?有何办法?少伯快快说来!”

  范蠡则是回道:

  “叶邑以南不远处,当年有一姬姓之国,盛产铜石。如今其地虽已并入楚国,然其主尚存,倒是可以问问他们是否愿意施以援手!”

  “哦?楚国腹地竟还有这么一个国家?”

  李然对此竟然不得而知,倒是不由觉得有些奇了。

  “此国便是随国,随国乃是当年周天子分封镇守南方的大邦,立国之初便是周人在江汉之地的重要据点。且彼时随国境内,铜石皆裸露在外,故而,随国在此建国,便是把控住了此地的铜石,并以此厉兵,曾竭力遏制荆楚的扩张……”

  范蠡说到这里,李然倒是想起来这个国家。没错,当年随国也曾是雄踞南方的一方诸侯,且其矿藏丰富。只是近百年来,却是直接销声匿迹了。

  世人皆以为这随国早已为楚国所灭,却不想,竟是苟活至今。

  “这随国当年坐拥铜石,曾凭借其军力鼎盛,乃是楚国之劲敌。只因后来周边小国都陆续被消灭殆尽,而周王室又势微,随国迫不得已,在其贤大夫季梁的撮合之下,便与楚国是立下誓言:“永世盟好,互不侵犯”。也由此,随国至今基本得以保全下来!”

  (题外话:此前出土的曾侯乙编钟,具考证就是后来楚昭王送给随国国君的随葬品。根据现阶段考证,曾国和随国,其实就是同一个国家。)

  “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