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03章 京邑告急_我在春秋不当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心的。之前他虽然是暗中支持王子朝,却并没有明言相随,其实多多少少也是有些观望之意。

  而如今,眼看王子朝能有这一番作为,确属奇迹。这又如何不让像召公在内的一众“观望”之人有所动摇呢?

  而王子朝的底气,又多是来源于李然的,在他落魄溃败之际,未有一城一池。而后之所以能够重振旗鼓,这说到底都是因为有了李然的帮扶,就连他手上的第一支军队,那也是李然在郑国给他拉起来的。

  ……

  果不出李然之所料,单旗和刘狄撤回到洛邑之后,直接宣布了周王猛“病逝”的消息,谥号为“悼”,并“依祖制”,另立其弟王子匄为天子。

  周悼王尚无子嗣,王子匄又是景王的幼子,不满十岁,周室成年的王子在王子朝之乱前期,大部分都是支持王子朝的。所以,单旗大下杀手,王子皆死伤殆尽。只因王子匄因为年纪小,这才幸免于难。

  另一方面,范鞅在晋国也得知了这个消息。他又何尝不知王子匄年幼,更容易控制的道理?

  很显然,他若想要日后进一步干涉周室,现在的王子匄是更为方便他行事的。

  只是,王子朝在外实是心腹大患,若是不尽快灭掉,王子朝势起,恐怕难以按住。

  于是,范鞅再次派箕遗、乐征、右行诡等人领兵来援,范鞅本人则是在联络其他诸侯,想要从中斡旋,获得更多的支持。

  而这边,鄩罗就如猛虎下山一般,一顿猛攻,果然就和尹圉一起硬生生的拿下了訾邑。而范蠡这边,也是顺利攻破了墙人和直人。

  而王子朝在得知这些战报后,却是喜忧参半。喜的是成功拿下三城,忧的则是面对晋国的大举来犯,他这边毕竟是兵力不继。虽然有所扩充,但战斗力很难快速的拢聚起来。

  晋国的籍谈、荀跞、贾辛等人这时分别驻扎在了阴邑、侯氏、溪泉,并且陈军于社邑,单旗则率军驻扎在氾邑。

  在一番休整之后,单旗终于领兵,浩浩荡荡朝京邑进逼,而晋国箕遗等人,则是领命前来主攻前邑。

  范蠡早就得知这个消息,并是提前作足了准备,李然让王子朝不动京邑的兵马,而让东圉和訾邑只留下部分守军,分兵前去协助范蠡。

  单旗则是仗着自己人多势众,直接领兵围住了京邑。

  王子朝没有退路,因为前邑也被晋军包围,其他各处城池也皆已被围,再也没有兵力分于京邑。

  自古以来,攻城者兵力需数倍守城者,方能轻松拿下,单旗这次领兵四万,而京邑守军只有两万,这注定又是一场恶战。

  孙武每日殚精竭虑,一边巡视城池周边敌情,一边又操练新兵,一刻都不敢放松。李然也大都是陪在王子朝身边,以安抚其心。

  现在王子朝的状态就显得极为关键,他若是展现出丝毫的胆怯之意,那么军心必定涣散。

  单旗的四万大军在经过一番休整之后,便分为三个方向,一起朝京邑发动攻击,孙武领兵抵抗,因为早有准备,倒也并不慌乱。

  又是一场血雨腥风的恶战,火光四起,烽烟遍地,双方的喊杀声更是震耳欲聋,王子朝和李然站在城内的高阁处观望战局,却也看不出什么。

  王子朝心急如焚,想要登城墙亲自督军,却被身边的人给拦了下来。

  “殿下,矢箭无眼,冒然登城,难保性命!殿下若是有个万一,那京邑必将失守!”

  王子朝看了一眼周围。

  “阴不佞,你也曾领过兵,带上本宫身边的护卫们,去支援孙将军!”

  阴不佞稍稍一怔,欲言又止,看了一眼李然,似乎是想起之前说过的不得挑拨离间,只得应道:

  “诺!”

  阴不佞带上王子朝身边的护卫们来到城墙边,受孙武节制。

  奈何对方攻势实在太猛,西南方向的墙垣已被毁去,露出了一丝破绽。

  亏得褚荡勇猛,及时杀到,这才没让敌军冲进来。

  而单旗得知此消息,便想趁着这个缺口,继续加紧进攻。

  随着又是一阵战鼓雷动,直是响遏行云!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