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5章 首议迁都_三国之特工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点了点头。

  “你等且回去,各自准备,七日后,整备兵马,下山向洛阳一带挺近!”见众人不再说话,刘辩朝他们摆了摆手,下达了七日后出兵的命令。

  与此同时,洛阳城相国府。

  董卓跪坐在相国府正厅,在他的左右两侧下首,跪坐着两排朝中的文武。

  自打董卓乱政以来,朝中官员起初还有些敢于反抗他的,可随着这些官员莫名其妙的被暗杀或自杀,敢说话的人,也是越来越少。

  跪坐在厅内的,都是董卓平日里视为心腹的官员。

  “诸位!”董卓环视了一圈在坐的众人,微微蹙着眉头,朗声对他们说道:“想必诸位已听闻弘农王前去酸枣一事。各路叛军本已散去,可经此一事,叛军却是再度聚集于酸枣,意图攻破虎牢关,直取洛阳!各位对此,有何见地?”

  跪坐在厅内的朝廷众臣,一个个低垂着头,在董卓发问之后,并没有人提出合适的解决方案。

  如今朝政掌握在董卓手中,除了那些明面上已向董卓宣誓效忠的官员,洛阳城内为官者,是人人自危。

  前次诸侯联军围攻虎牢关,城内已进行过一次清洗,那些与联军有着或多或少瓜葛的人,都被董卓拉去砍了脑袋。

  袁绍的大哥太傅袁隗,正是因袁绍起兵,而被董卓灭了满门。如今诸侯联军二困虎牢关,若是说的话没有对上董卓的心思,难保不会因此招来灭门之祸。

  见官员们一个个如同锯了嘴的葫芦,连半句话也不敢言语,董卓的眉头拧的更深,向他们追问了一句:“你等生为朝廷重臣,如今朝廷危若累卵,你等却三缄其口,岂是忠臣仁子所为?”

  “相国!”这次董卓的话落音刚落,一个年近五旬的大臣站了起来,走到大厅正中,抱拳给董卓深深行了一礼说道:“弘农王不过一黄口小儿,相国无须过多担忧,如今只需命温候严守虎牢关,莫要让他二度前往酸枣、与袁绍等人汇合便可!”

  出班说话的,是个年约五旬的大臣。这大臣下巴上生着一缕斑白胡须,两只细长的眼睛虽是不大,却闪烁着慧黠光彩。

  此人董卓认得,正是太仆王允。见王允最先出班说话,董卓点了点头,轻叹了一声说道:“社稷将倾,众人都三缄其口,唯王太仆敢于出班直言,可谓是大忠大义!”

  “相国!”董卓的话刚落音,众臣中又站起一人,抱拳对他说道:“小婿方才正在思索,贼军进驻酸枣,与天军对抗。徐荣将军在梁地击溃孙坚,逆贼王匡于河阳津一带,更是险些全军覆没!大汉官军一路凯旋,贼军并非敌手!而刘辩虽屡次逃脱,到如今麾下兵马不过千人,也不足为惧。真正威胁着洛阳的,乃是北地白波军!”

  站起来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董卓的女婿牛辅。

  牛辅为人粗豪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