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8章 昏迷的赵公子_从赶山开始建农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是踏踏实实办事的人,对农业很热情,不需要等着指派。

  这种专家值得尊敬啊。

  徐教授也没客气,他们早上真没吃饭呢,让两个学生坐下点早餐,他开口问道:“你扣几亩地大棚?投入多少?产量多少?”

  老头还是个着急办正事的人,吴昊实话实说:“扣十二亩地大棚,平均一亩投入五千块吧,每亩平均产量只有三千多斤。”

  分种啥,香菜那玩意一亩地产量就一千多斤,还不能不种,菜搭配着才好卖。

  徐教授皱眉,思考一下才说:“学校研究大棚技术,也有一些优良种子,可是大棚投入太大,就算有些菜的产量能达到七千斤,那也很难普及啊!”

  “不能普及的原因挺多的。”吴昊没有继续说,问道:“老爷子不上我家看看那十二亩地吗?我还要多扣一些大棚,正缺您这专家指点呢。”

  徐教授没好气的说:“我就是为这事来的,帮你降低成本,提供优良种子,让大棚能普及开来,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老头说到这里拍拍帆布包:“我从家里出来的有些着急,也没拿多少行礼。”

  吴昊急忙说:“啥都不用带,只要能帮我看看大棚,你们所有花销我全包了。”

  徐教授一摆手:“钱就算了,我们有工资的,你管吃住就行。”

  “没问题!”吴昊笑着答应,知道现在这些踏实肯干的专家不会谈钱。

  如果老头真在他家大棚里蹲一冬天,走的时候最少给三人拿一两千块钱。

  不是工资,是表达感谢,老头不收都不行。

  吴昊等三人吃完饭,看向卡车说道:“咱们人多,就两辆车,只能挤挤了。”

  徐教授笑道:“人多暖和,我们没那么矫情,坐客车太耽误事。”

  “那走吧。”吴昊招呼所有人上车,让徐教授三人和吴猛坐他的卡车,后面大解放上也是五个人。

  这次来哈市没溜达也没买东西,开车往北出市里直接上公路。

  现在省会城市也不大,四周有很多屯子,慢慢才会发展成高楼大厦。

  将来公路上有“油耗子”,那帮家伙厉害吗?如今更邪乎。

  偏僻公路上过大车,比如上面装一车牛肉,特别是夏天的晚上,附近屯子的人会爬上车往下扔,司机根本不敢停车。

  吴昊来的时候一路平安无事,回去刚开出七八十里路,前方公路边倒下一棵二十多公分粗的小树。

  树不算大,有树冠挡路就不能往前开车了。

  有几个村民走上公路,手里拿着锯子,其它家伙事有可能藏在树林里了,为了糊弄兵,就说看见树倒公路上了,他们是来帮忙清理的。

  只要不发生啥大事,谁拿他们都没招。

  其中一个村民摆手让卡车进乡道,去前方绕圈再上公路。

  吴昊看眼乡路边上停着的212吉普车明白了。

  徐教授五十多岁,经历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