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4章 沈鞋匠_穿越之细水长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已私下观望了几天。只是碍于不熟,不好多问。现终于瞧到挂匾,便都围拢来打探。

  俗话说“同行是冤家”。雉水城北街上的铺子基本都是家铺一体的小铺,铺子一家人的生计也都是大碗茶、烙饼子、窝头、馒头这类的苦力生意。现眼见又要再开一个铺子,自是要多多关心这个新开的铺子是否和自家生意有妨碍。

  所以,不少人瞧清这处开的只是一家粮店后,不觉都舒了口气。

  北街的两家粮店都在近县衙的地方。他们这处并没有粮店。

  放下心里的担忧,围观的人中就有人进了店铺问价。

  城里人家也不是家家都有地,而且即便是家里有地的人家,其粮食也都是佃户们送来的耐存的谷子,他们家常吃米,还是得找粮店换。所以,北城门口这边的铺户和住家眼见家门口有了粮店,自是要进来瞧瞧。

  做生意的基本都识字。他们进店瞧了价目表,不禁奇道:“掌柜的,你这店只卖新粮,不卖陈粮?”

  新粮价钱贵,陈粮要便宜一些。

  李满囤闻言笑道:“今年只有新粮,陈粮得明年夏收后才有。”

  众人一听便知这铺子的东家是个才刚发家的小地主。

  于是又有人说:“掌柜的,看在大家往后都是街坊邻居的面上,这价钱你可得便宜些才是!”

  李满囤极老练地拱手回道:“这位客官,自古以来,这粮价都是公价,小店可不敢自专。”

  进城买东西多了,李满囤也算是锻炼出来了,知道如何应付讲价。

  众人于是知道小地主也不好随便忽悠。

  不过想也知道,这年头还能发家的,都是聪明人。

  朱中人每天出入北城门以探听市情。今儿他瞧到北街有新店开业,而且还是自己居中成交的铺子,当即便决定给捧个人场。横竖他家没地,平素都是买粮吃,这粮食搁哪里买还不是一样?

  找街面上相熟的人家借了两个米袋,朱中人挤出了人群。

  “李爷,哈哈,”朱中人笑着拱手:“开业大吉,开业大吉!”

  李满囤赶紧回礼:“朱中人,您大驾光临!”

  朱中人走进铺子,把两个米袋放到柜台上,方和余财多道:“我要1斗白米和三升玉米面。”

  朱中人能剩钱,家里都是白米白面,粗粮吃得不多。

  余财多见生意上门,赶紧按数量了两样粮食装进口袋,递给朱中人道:“客官,承惠138文。”

  李满囤一旁瞧着,心里合算道:一斗米120文,3升玉米面18文,两样138文,确是没错。

  眼见余财多算得快而且无错,李满囤方算是放了心。

  朱中人接了粮,又和李满囤寒暄两句,方挤回人群。

  凡是北城市面上讨生活的,就没有不认识朱中人的。当下就有人跟朱中人打听店家来历。朱中人见是熟人也笑道:“我和这位店家李爷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