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三十章美国海军也要下场---_民国之我有时空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舰长邱震的想法来自以前海战的习惯:一艘军舰与对手的五艘军舰对轰,火力就算略强,但分散火力,就和找死差不多。

  所以他的想法就是偷袭对方其中一艘军舰,击沉或打残后立即溜鸡,过后找机会进行下一次偷袭。

  这也是一战海上军舰对战形成的惯例,所以也不能说邱震想法是错的。

  土共政治局让徐远山担任海、陆、空三军司令员,除考虑徐远山负责后勤外,就是想到解放军指挥员适应现代战争还需要有一个过程,偏巧徐远山有各种超前的军事意识。

  见多的了,眼光自然不一样,换后世一名用心的军迷做的都不比徐远山差。

  不过,徐远山这六年来,也是打了不少的仗,积累不少的战场经验。

  1938年空军刚亮相时,徐远山所采用的幽灵战术就让所有人吃惊,按照大家的想法,既然解放军有了空军,那就拉出来和日本飞机大干一场。

  但只有徐远山清楚刚成军的解放军空军优势和缺点:超出一代的战机性能和毫无空战经验的飞行员。

  所以,徐远山先是用华北日军的陆航飞机来让自己的飞行员练手,幽灵战术的成功,除红鹰战机的长航程性能外,还因为日军又没有雷达不用担心会暴露,后来红鹰战机甚至到日本机场上空埋伏,等日本飞机起飞后跟踪一段距离再把它击落。

  拥有性能出众的重型战斗机,每次都是一击即走,哪能不成功呢?

  等到华北日军陆航都被击落超过两百架飞机,日本人还不知道死在谁的手里;另一方面红鹰战机飞行员也利用这些实验品迅速成长起来。

  后世军舰上的舰炮很少、口径也小,除了不承担主要任务外,还有高射速高精准度的原因,所以一般军舰上只要一、两门中口径火炮(76毫米舰炮),凭高射速和高精准度也能发挥作用。

  在一次演习中解放军海军某军舰用76毫米舰炮射击不到一分钟,106发炮弹就击沉了8000吨的靶船,除了能量守恒定律和短时间炮弹堆积爆发能效外,就是精准原因。

  88炮自动射击系统,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加上操作人员的熟练度增强,已经达到每分钟40发的射速。

  而且88炮弹的威力,可以通过虎式坦克一炮能把美军坦克谢尔曼的炮塔炸飞完整体现出来,其穿甲弹是打进去后才爆炸的。

  追过来的日本海军驱逐舰,全是在2000吨排水量之下(睦月级驱逐舰1600吨,吹雪级1800吨),如果连续遭到近四十发88炮弹猛轰,就算不沉也基本残了。

  这也是徐远山要求每座88炮对付一艘军舰的舰原因,效果如何打过后就知道了。

  在雷达扫描指挥下,“南洋1号”巡洋舰迎着日本海军驱逐舰方向,偏南错开三公里以五节速度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