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六十六章军援和归还领土---_民国之我有时空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发起“巴巴罗萨计划”的德军攻占苏联首都莫斯科,确实对苏联政府和苏联红军极为不利。

  二战前苏联才开始工业化建设,而且是偏向军工生产的极不平衡,这种工业布局甚至影响到苏联后面的几十年时间。

  新中国开展工业建设时候,得到徐远山的建议,工业发展同样要兼顾民用和民生方面,所以即使在美英等国宣战时候,新中国的工业建设依然考虑民用商品和民生需要。

  特别是轰轰烈烈的大基建建设。

  徐远山虽然对工业建设和管理不是很擅长,但他知道原时空的一些经验教训,八十年代强大的苏联解体,有各种各样原因,但轻工业和民生方面发展跟不上也是其中原因之一。

  轻工业及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属于强国富民的内容之一。

  苏联在二战前后工业得到很大发展,但整个国家的交通设施仍然很落后,这也是德军打到莫斯科后也基本是极限了。

  莫斯科周边是苏联交通最为发达的地区,对占领该地的德军很有利,但有利也是非常有限的,德军的后勤补给还必须从西欧运输过来,近千公里的路程和巨大数量的物资全是靠一、两条铁路线的承载,压力不谓不大。

  最关键的是,徐远山很清楚二十世纪各国民族的觉醒,一个国家想要征服统治另一个国家人民不是那么容易的。

  正因为如此,中国军队虽然对朝鲜半岛发起攻击,准备解放被日本殖民的整个朝鲜,但始终没有登陆日本岛的计划。

  徐远山不愿意让中国军队近距离与日本的疯狗交战,他觉得上策就是饿死日本人,所以缴获的三艘航空母舰改造好后,立即被他派往日本岛周围,以实战方式练兵。

  所谓的实战,凡是日本岛外海的日本货船或渔船全给打沉了,……不能让日本人吃不上粮食还吃上美味的海鲜。

  苏联的主体民族斯拉夫民族(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和鞑靼人为主)又被称为战斗民族,可不会那么轻易屈服的,所以德军占领区的游击战就会此起彼伏。

  后世众所周知的一个常识,这种国家级的游击战是多么难缠了。

  德军守军纪的部队,如古德里安领导的第2装甲集群是极少的,绝大多数的纳粹军队士兵军纪极差,残暴镇压苏联百姓的行为更为普遍。

  特别是嚣张的希特勒,认为战争将会很快结束,于是下达了一道残忍的命令:不允许中央集团军司令冯?博克元帅接受莫斯科的投降,即使苏军主动投降也不能接受,德军一定要用大炮炸平莫斯科。

  结果自然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这就是德国无法征服苏联的主要原因,面对如此多的反抗,又不缺少武器弹药的苏联游击队,小体量的德国会发觉自己陷入到泥潭里面,擅长“闪电战”的德军也只能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