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四十四章中华能源的奇迹---_民国之我有时空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徐远山知道他得到经营石油的牌照是有很大的好处,至于好处大到什么程度他想像不出来。他甚至忘了会谈时,情报部部长关于“能源公司有没有阻力”的暗示。

  徐远山从民国时空每次能带回来十万吨的油料,如果仅是一、两次,直接卖给两桶油就是了,毕竟有上面发话,这不难办。

  但如果次数多了,估计徐远山得看两桶油的脸色。

  油料在中国算是好东西,南方沿海曾经一度走私汽油或柴油非常猖獗,但这也看对谁来说,两桶油并不缺油,也不缺低价油。

  不想看别人眼色,徐远山就只能自产自销,一年收回几千亿就可以。

  事实上,从长期经营来看,比如说十年的经营权,石油进出口经营牌照都有两千亿以上的价值,这是数量不受限额的牌照,关键是用这牌照进口石油没有关税;而一家加油站的许可证和危化许可证,当年两桶油大战的时候,争抢的加价已经超出五百万(除了建设成本开支外,另加价五百万),而现在因为新开的加油站有限制性,稀缺性使得三千家加油站也是价值不菲。

  至于各省是否限制这些加油站设立,别忘了徐远山的超级大订单,除非这些省不想要这些订单了。

  国内提供这些便利,不过是对等原则,目前双方还没有涉及到科研基地费用的谈判,另一方面,给予徐远山石油经营权,不仅没有任何损失而受益,不说税收和增加就业,关键是回拢的资金全用于采购国内商品。

  对现在全球的投资者,中国的能源市场是最大也是最富裕的处女地,巨大的人口基数,旺盛的消费能力,让想投资的所有世界富豪垂涎三尺。

  但中国政府为了国家能源安全,在这里扎了两道篱笆,一道是进口(原油进口),另一道是终端市场销售(加油站),三十年来始终没有一丝动摇。

  中国民众平时的戏称中,有“两桶油”或“三桶油”的说法,实际上不准确,应该是“五桶油”。除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外,其中的还有两桶油不被人所熟知:一个是央企的中国中化,前身中国进出口总公司后变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最后一个是国企,珠海振戎公司。

  这是中国有石油进口权的五家公司,后两家因为没有多少加油站而不被人所知,至于2000年后“两桶油”收购加油站的大战又是另外的故事。

  这二十多年来,中国汽车保有量连续翻番,油料的消费成费十倍增长,但中国的各地加油站却在减少,除了牌照限制外,也与一些民营和合资加油站经营状况不好有关,当然最后一点很多人不会理解。

  加油站不是躺着就赚的行业吗?还真不是。

  不仅与地段有关,还与油源有关,直白地说,就是你有加油站但不一定能批发来油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