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0章淳于越_大秦工程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于水火之中,微臣那点辛劳又算得了什么?”

  “至于太子的教导……”

  “正所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这正是以身作则教导太子以仁义治国的时机啊!”

  嬴政大点其头:

  “有理,有理!”

  “虽然寡人十分不舍,但既然太傅心意已决……”

  “那寡人也只能依太傅之意了!”

  于是淳于越就成了出使齐国的使节,一个完美的使节。

  正如嬴政所想,淳于越在齐国的游说那是慷慨激昂、一身正气,任何人都看不出他在说谎……事实上他就没说谎。

  又因为淳于越原本就是齐国大儒的身份,于是很快就发动齐国的儒生一起“慷慨激昂”,只把那齐国上下忽悠得一愣一愣的。

  其结果就是,不管秦攻赵也好、打燕也好、甚至之后的灭魏伐楚,齐国一概不出兵。

  此时淳于越正好从齐国返回经过邯郸,以他太傅的身份无意间知道秦军将水攻大梁。

  这还了得?

  水淹大梁?

  仁义道德都丢到哪里去了?!

  于是二话不说带着亲卫马不停蹄的追上秦军,正好碰到郑国在夸沈兵。

  沈兵听着淳于越这话那是一个头两个大。

  自己跑这来找杨端和是提问题的,没想到却是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

  郑国那的问题或许还可以解决。

  但淳于越这里的问题……说什么“死伤庶民万千”?

  还有什么道什么义?

  我去,长平之战坑杀赵军四十万怎么不见你来讲道义啊?

  现在是打仗,决堤之后不是为了攻城吗?

  攻城不就有百姓死伤吗?

  若要百姓不死伤……这仗还怎么打啊?!

  沈兵将求助的目光投向杨端和,此时应该是他这将军出来解释的时候啦!

  没想到杨端和就装作没看见,眼光飘忽到两边,还微微抬着头,就差没说:

  “咦,今天这风好大啊!”

  “哇,天上这云好美呀!”

  ……

  沈兵在心里问候一遍杨端和的家人,但还是无奈的转向淳于越,拱手说道:

  “太傅,属下有一事不解,还请太傅解惑。”

  “那即墨之战,可是打了五年?”

  即墨之战大概是四十年前发生在燕国与齐国之间的一场围城战。

  当时燕国联合六国攻齐(主要是燕军),将齐国打得只剩下即墨一城。且将即墨一围就是五年,但最后还是被齐国击退。

  淳于越冷声回答:

  “是又如何?”

  沈兵又问:

  “此战,应不失道义吧?”

  淳于越回答:

  “燕齐两国光明磊落,一攻一守,自是不失道义。”

  沈兵又问:

  “那么此战,也不失利益吧?”

  淳于越又答:

  “燕欲灭齐,齐要复国,自是各有利益。”

  沈兵点了点头:

  “也就是说即墨一战利义两得。”

  “但此战耗时五年,不知死伤百姓多少?”

  淳于越一时无言以对。

  因为很明显即墨一战也是“死伤庶民万千”,确切的说不只万千……

  那可是打了五年的战,城内不知饿死了多少百姓,不知有多少未成年被征用并送上战场……

  然后沈兵又补了句:

  “当年即墨只以七千残兵便守了五年。”

  “今日这大梁却有魏兵二十万,且粮仓充盈,只怕守上十年也不成问题。”

  “若是打上十年,不知又要死伤多少庶民?”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