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42章问题_大秦工程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等不需二十日就能赶到,这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秦军的后勤压力。

  尤其是从中原一批批运来的丝绸……沈兵只需将其往西域各国一转手再买食物,短时间内就能在姑师储备大批的军粮和财富。

  这时沈兵就在考虑联合西域征讨匈奴的问题了。

  其中沈兵重点要考虑的就是西域第一大国龟兹,一个拥有八万百姓两万兵的国家。

  沈兵观察和计算过西域三十六国,如果要能将这三十六国的兵力各抽调一部份出来应能组成一支五万人的联军。

  由于西域人也是长期放牧尤其还是在恶劣的环境下放牧,于是骑射本领也不比匈奴差。

  问题在于这三十六国很难联合也极难协同……当年中原六国联合起来对付秦国都各有心思,何况是西域这三十六国。

  因此这龟兹的态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其周边的小国都是唯龟兹马首是瞻,龟兹要是点头应下了,那么其它小国也就不在话下。

  于是沈兵在稳定了姑师局势和第一件事就是派出使者带上丝绸及从中原带来的一些宝物出使龟兹。

  派出的使者是个叫泽的说客。

  沈兵的部下通常都是能打仗的武将,很少有能说会道的说客,这个叫泽的说客倒是毛遂自荐来投沈兵的,说是要做沈兵的食客。

  以沈兵此时的爵位的确可以养食客,只是沈兵不是很习惯这么做,同时他也觉得没意义……就算食客三千又能怎样?一旦失势这些食客能起得了什么作用呢?

  不过据说泽之前是个商人,沈兵正好需要有人分管西域经商的问题于是就留下了。

  此时因为无人可派于是就让他出使龟兹。

  龟兹的领地很大,东起轮台西至巴楚,北靠天山南临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都是龟兹。

  沈兵交待泽,对龟兹的说法要从利益角度出发……若能结盟击败匈奴对西域有百利而无一害,从此西域就不再受匈奴骚扰了。

  泽拍着胸膛表示自己一定不辱使命。

  然而十数天后传来的消息却是另一回事,龟兹王对结盟征匈奴一点兴趣都没有。

  泽在与龟兹交流之后总结了几个问题:

  其一,有秦军驻守姑师,西域便无匈奴之忧,若无匈奴之忧,他们自然就没有征讨匈奴的需求了。

  不仅没有需求,甚至还担心会惹恼了匈奴,有朝一日秦军若是撤出西域,它们便无法向匈奴交待了。

  其二,若秦军进驻西域号令三十六国,那同样也会影响龟兹的统治。

  既是如此,龟兹受匈奴统治是统治,受秦军统治也是统治,为何又要帮秦军征匈奴而换来秦军的统治?

  其三,难保秦军会过河拆桥,先以西域联军攻匈奴,乘西域损失惨重时再攻西域……如此一来秦军岂非坐收渔人之利而西域诸国只有灭亡一途?

  沈兵一听这话觉得还真是,他倒是把西域联军想简单了,以为有匈奴这个共同的敌人就能将其联合在一起。

  现在看来距离那一步还十分遥远。

  至少要将眼前这些问题一一解决。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