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六十四章_越战的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甚至有许多老干部就是打过那场战争的老兵,他们知道该怎么在没有空中优势也没有炮火优势的情况下打这一仗。

  于是红军很快就改变了自己的战术。不再拘泥于现代战争的种种限制。而是乘着夜色四处出击。

  这的确让我很意外。因为红军是防守一方,而且是占据了地理优势的防守方,现在却反而对我们阵地发起了进攻。

  不过这种战术也的确起到了作用,因为蓝军根本就没想到红军会主动出击,另一方面又因为我们一直持续进攻所以阵地前布下的地雷并不多……这是进攻方的惰性,他们考虑到的是第二天就要展开进攻,所以这些布下的雷很快就会成为自己的麻烦,再加上又认为已方是在进攻。防御做得差一点也没什么,于是防御工事不可避免的就出现各种漏洞。

  这就给了红军可乘之机,他们突然发起的进攻甚至将我军前沿部队分割成了几块,于是红蓝两军的部队就在夜色之中交织在一起谁也分不清身边的部队是敌是友。

  这种混乱正是红军想要的,原因是他们已经没有了空中优势和炮火优势,在这种情况下与敌人咬在一起才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只有这样敌人的空中力量和炮火才会因为投鼠忌器而无法发挥作用。

  但很显然红军对这个战术运用的还不是很熟练……我甚至都有些怀疑如果在演习的时候,我们如果面对的是真正的志愿军的话,蓝军防线会不会就此一溃千里。

  事实是我们面对的不是志愿军,38军虽然有志愿军的传统。也有许多身为干部的志愿军老兵指挥,但他们毕竟几十年没打过仗。于是在进攻时暴露出许多问题。

  比如进攻不够坚决,他们在对蓝军防线发起“以攻代守”时还抱着固守阴山防线的希望,于是用于进攻蓝军的兵力只是其总兵力的三分之一,这直接使红军的后续兵力不足无法扩大战果。

  其实按我的想法,红军更应该用总兵力的三分之二进攻才对,“以攻代守”嘛,他们的进攻的时候就是一种防守,所以驻守阴山防线的兵力完没有必要那么多。

  显然红军后来也发现了这个错误,马上就派出更多的兵力企图加入“混战”。但这时已经太迟了,蓝军炮兵很快就有了反应,对其发起了拦阻射击。

  再比如红军的穿插也不够大胆,他们在成功的插入蓝军防线之后往往就会往侧翼进攻协助其它蓝军作战。这么打当然也有他的道理,那就是让更多的红军进入蓝军防线。

  但问题是这时是敌我识别混乱的时候,也就是不仅是蓝军之间无法识别,红军之间也会有识别的问题。所以很明显,这时选择协同作战并不是个明智的选择。

  我的想法是,红军在这时候应该来个大穿插,一旦在蓝军防线上打开缺口就不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