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三章 周鼎_大汉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老夫怎会欺瞒于你,我夫从这数十封简牍之铭文中观出,此鼎乃是当年文王集周之铜所铸,用以祭祀而用之。

  然成王封其地唐叔虞于此而名为晋,便将这鼎赐与唐叔虞,为晋国王室历代祭祀传国之神器。

  晋孝公之时,晋国之大半国土已落入韩赵魏三家手中,孝公二十年,赵氏要迁晋君至屯留,晋孝公便命人秘密将此晋国历代相传之宝鼎埋于汾水之旁”。

  闻此,刘荣是止不住的点头,申公之言却也是合理之河东之地,本就是战国之时魏国所属之郡,自然也是春秋之时晋国之土,固此申公之言亦合理之。

  且晋孝公姬欣得韩赵魏三家的“照顾”一生过得颠沛流离,心中对其怎会不恨之,固此其即使将这传了近七百年之久的先祖文王所铸之鼎深埋地下,也不愿让那三家国贼得之。

  想到此处,刘荣当即便朝申公行一礼道:“小子谢申公译之”。

  申公也未曾想到,这四足方鼎乃是文王铸之,笑道:“当不得殿下谢之,说来还要谢殿下。

  此生能见到先圣王者所铸之宝鼎,此生足矣”。

  如此两人相视一笑后,刘荣便又道:“还请申公在此歇息,小子这便去禀报父皇”。

  言毕,刘荣当即便转身离去。

  ……………………………………………………………………

  而当刘荣一经禀报之后刚一入了麒麟殿,却见到太尉周亚夫、御史大夫晁错以及太仆窦婴皆在殿中,似乎正在议事。

  “儿子不知父皇正在与诸位公卿议事,贸然求见,还望父皇勿怪之”。

  “无事,且先坐下,听三位公卿之言”。

  “诺!”,言毕,刘荣便跪坐在了一旁。

  刘荣也是发现,此次自从自己从河东返回长安之后,老爹似乎便是热衷于命自己旁听政事。

  除了朝议之时,平常若有其余之事便也是时常令刘荣至殿中听之。

  然刘荣也是知道了,这是老爹有意让自己多听朝事以便尽早明了如此处置朝政。

  固此刘荣也不心急,坐下之后,便耐心听此三人之言。

  听了一阵之后,刘荣才算是听了出来,其在谈论何事。

  只听晁错言道:“以臣之谏,南军校尉李广治军严格,当为河东之都尉”。

  而周亚夫确是言道:“李广此人治军尚可,然为一郡之都尉不仅仅要治军严明,更要能辅佐太守维护一郡之安定,固此以臣之见,北军之校尉张召更为合适”。

  周亚夫身为太尉,对都尉之人选自然是更有发言权,但天子刘启却是什么也没没说,如此周亚夫便与晁错当场吵了起来。

  如今的周亚夫虽然是位高权重,但晁错可是一点也不怕之。

  然就在两人争执之时,窦婴竟也是自己掺和了进入,支持周亚夫所言之张召。

  最终,见其吵的不可开交,天子刘启当即便呵斥道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