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十章 细柳营_大汉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上,对手下士卒道:“今日陛下驾临此地,在校场阅兵,以尔之势,不可令汉军蒙羞!!”。

  下站士兵齐声呼道:“大汉万年!天子万年!大汉万年!天子万年!”。

  周亚夫拔出腰间长剑,厉声喊道:“结阵!”。

  只见一众士卒,立即分散,组成一个一个小的方阵,从而形成一个巨大的方阵。

  方阵之特点在于内虚外实,当年井陉之战韩信便用三万军卒摆下此阵,击败赵军二十万。

  就在文帝领着刘荣观看周亚夫演练军阵之时,便有近卫来报,“陛下,长安传来消息,楚王刘戊来朝已至长安,太子命人至此,禀报陛下”。

  楚王刘戊,便是高皇帝刘邦之幼弟刘交之子,算起来,应是文帝的堂侄。不过此人骄奢淫逸,性情暴虐。

  文帝闻此,只得离去,临走之时,下诏,赏周亚夫金千金,娟百匹。

  ………………………………………………

  战车之上,文帝问刘荣道:“荣儿,你以为朕今日巡视之军如何?”。

  “回祖父,孙儿以为,唯细柳之军为佳,周亚夫乃真将军”。

  文帝笑道:“荣儿所言极是,亚夫乃真将军。

  其余诸军,尽皆儿戏,若匈奴如偷袭甘泉一般偷袭此地,一战便可将其余诸将俘虏”。

  天子车驾回转未央宫时,已至傍晚,文帝炒在金华殿中设宴招待楚王,并令太子、三公九卿至此作陪,还将随驾回宫的刘荣一同唤来。

  席间文帝举盅问道:“楚王近日可好”。

  “回陛下,臣甚好,只是在楚国常常思念陛下”。

  “哦?楚王前些时日上奏有要事禀报于朕,此来长安难道只为此事?”。

  楚王见文帝开口,立即起身行至殿中,行礼道:“陛下,臣…是有一件要事,要奏报陛下,还望陛下准许。

  臣欲废楚国太子刘昂,改立二子刘茂为世子,因此才至长安求见陛下”。

  文帝当然不信楚王什么思念天子的鬼话,闻楚王之言才明楚王为何而来。

  丞相申屠嘉见文帝不语,便起身道:“楚王怎能如此,我大汉自高皇帝之时起,便是遵循立嫡立长之制,楚国太子乃是楚王之嫡长子,怎能因楚王喜爱幼子,便轻言废立”。

  宗正刘礼也起身道:“臣也赞同丞相之意,楚国太子无过,怎可轻言废立,如此至我大汉祖制为何地?”。

  楚王见天子还未说话,丞相和宗正便先建言反对,心中便有些紧张,立即下拜道“陛下,臣并非因偏爱幼子便要废刘昂而立刘茂,只是…只是刘昂性情驽钝,楚国地大,臣恐其不能治理好,才有此奏”。

  而在一旁一言不发的刘荣竟起身道:“陛下,臣有一策,可解楚王之虑”。

  文帝问之:“何策”。

  刘荣道:“不如楚王请奏陛下,待楚王百年之后,将楚国一分为二,长子刘昂一半,幼子刘茂一半,如何?”。

  太子刘启闻刘荣所言,立即开口训斥刘荣:“住口,竖子不足与谋,朝廷大事,怎是你一竖子可论之”。

  文帝见太子如此,开口道:“太子以为此事当如何?”。

  “儿臣以为,楚国太子是为嫡长子,不可废除其太子之位”。

  太子见楚王之要求,要其幼子继承王位,这令太子想到窦皇后也是如楚王一般,整日只知将好处都交于幼子,怎会同意楚王之求。

  文帝言道:“今日不再多议,楚王暂且住在长安之中,此事待有结果之时再返回楚地”。

  ………………………………………………

  是夜,未央宫宣室殿内,文帝并未让刘荣随太子回太子宫去,而是将刘荣召至此处。

  文帝问道:“荣儿今日朝堂所言何意?”。

  “回祖父,此非孙儿之意,当年老师曾向祖父建言,天下诸王谁势大,谁则必反,有一策可解之——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刘荣答道。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