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章 昆明池之会_季汉彰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炎兴四年五月的一天,天气已经有些热起来了,使得宫中颇有些闷热,天子便提议说,让朝中百官都到昆明池旁边的枣林聚会,对河边牛郎织女石像祭祀世宗武皇帝,又顺便在此暂住以避暑消热。

  祭祀完毕,刚好到日中,天子便在织女像前设酒与大家宴饮。建平将军董承看见摆出来的都是寻常些的酒食,虽然烤了不少鹿肉与鲤鱼,但佐料放得不够多,大多只撒了盐而已,以至于味道,自然也是膻腥不已;肉食不够,就剩下一些菜馅的胡饼,还有些许腌制的咸蛋、豆腐,地上还有些许不知名的圆瓜。这些都勾不起董承多少食欲,他便端了酒杯枯坐在位置上,与人喝酒闲聊。

  天子显然也知道用度简朴,便叫来随行的舞女与乐师当众奏乐舞蹈。这些都是董卓擅权时留下的,他们在政变后无路可去,便一直为天子所收养。

  琴瑟声奏响,百官便朝乐声来源看去,但见舞女容貌昳丽,身姿婀娜,正伴随着凉州乐府在宴席间起舞,不似寻常宫女翩跹如蝶,反倒是如快舞如惊鸿,跃步似流水,一连跳了一刻钟,竟丝毫不滞,一直到两刻钟时,舞女才收步行礼,引得众人叫好赞叹。

  有乐有曲,不少人便有了诗兴,开始相互吟诗作对。主题是歌颂安乐,毕竟前些年朝局动荡,九州蒙难,四处都是饥荒与兵灾,无论生活于关东还是关西,每人都曾见过流民围城,赤地千里的景象。故而对现下的清平光景,众人也极为感怀。

  自古以来,写平乐最难出彩。董承在旁边半懂不懂地听了片刻,发现诗会很快沦为对天子、陈冲的歌功颂德,少数人则干脆在咒骂董卓,并没有什么令他欣赏的名篇奇对。便是一向以诗才闻名的孔融,此时说的也不过是什么:“从洛到渭巍巍,陈公忧国无私。减去厨膳甘肥。羣僚率从祁祁。虽得俸禄常饥。念我苦寒心悲。”这听得他老大无趣。

  不过此时董承才恍然发现,虽然宴席上不乏司隶府椽吏,但司隶校尉陈冲竟不在此地。他转头去问主席的天子,天子笑说道:“先生祭祀完后坐不住,说不远处正在安排人挖渠,如今百官都在此处,那里少人看管,所以他去看看情形,大概一个时辰左右便回来。”

  董承听罢,不由得起身往远处望去,蓝天之下,枣叶如盖,池水依依,确实有一条水渠在远处穿行而过,抵达不可知处,视野尽头依稀可见点点人影,大概是征召的一些短衣之徒。虽说早就知晓陈冲作风,但董承还是很难将他与淤泥污水相联系。

  回头再看诗会上众人,董承心中不由有些失笑,暗想道:人都不在此处,竟还有这么多阿谀之辈,真是咄咄怪事!

  不过他随即为另一旁的谈论所吸引,原来是太学的几位博士在议论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