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章 陈冲谋策_季汉彰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炎兴五年年末时,霸府在青徐取得大胜的消息固然令人欣慰,但天下人并不以为大局已定。毕竟同一年间,袁绍也攻克易京,北占燕辽两地,几乎统一了河北,又有乌桓、鲜卑以为援助,与光武立业时仿佛。若要国家一统,仍未知鹿死谁手。

  但到了炎兴六年五月,凉州叛军向朝廷归降输质后,局势忽然明朗起来。现下西疆战事无忧,朝廷便可以尽起并、司、炎、豫、青徐兵卒,其众竟达三十余万。其声势浩大恢弘,在两百年间,恐怕只有新莽举兵昆阳的情形才能仿佛。而这些军士多是征战经年、通晓戎事的老兵,非王莽临时征用的新卒可比。故而河北虽富、幽燕虽勇,时人皆曰莫能当之,百官也以为统一九州,当在朝夕。

  但五月以来,陈冲一直心绪不宁。

  《春秋》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而今要举三十万大军而动,更是决定国家国运的大事,不可不慎之又慎。陈冲与归来的赵岐商议过,冀州如今有二十万众,新得幽州,又能募得数万,只是考虑粮秣辎重,与各地驻防,袁军能够用来野战的部队当在十七万左右。

  虽堪堪过汉军之半,但战事并非纸上这般容易,还需考虑敌之短长,我之优劣,因势利导,据形而动。三十万大军声势固然骇人,但也有其劣处,那就是大军兵势过长,传令不便,令统帅难以相机应变。且三军一体,士气难调,一旦进攻不利,极易出现军心皆丧的局面。

  而袁绍经营河北长达七载,颇得人心,若再倚靠城池之险,拖过秋冬之日,便会出现前言所述之局势,若在此时,他能伺机而动,未尝不可出奇制胜,再现彭城奔溃之惨状【1】。到那时,天下形势如何,就又难以言说了。

  除非对敌情了如指掌,陈冲一向料敌从宽。故而在这些时日里,陈冲一直在谋思必胜之策。他心想,既然战场之上不能言必胜,那何不从战场外入手?无论如何,己方占据朝廷大义,而袁绍乃是叛臣,且是汝南望族,虽占据河北之地,但恐怕也难尽得郡望忠心,必有愤懑之人。既如此,大可以在出兵之前,从此处入手,挑拨人心,阴求内间,或许能够有意外收获。

  只是该与谁联络,陈冲举棋不定。近两年来,朝中在河北也布有不少眼线,但多是观察袁绍幕府兵马粮草调动,对府中人事关系却不甚了然。陈冲就此事去询问赵岐,赵岐也颇为为难,他说道:“我在邺中,也颇受提防。袁绍安排与我相见的,都是他心腹重臣,非至亲而不用。使君问我孰可间之,却是问道于盲了。”

  但陈冲也不是一无所获,他随即想起,自己府中也有一人,不仅曾在袁绍幕府中任事,而且官至魏郡太守,定然深知详情。

  于是一日傍晚,他身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