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零九章:令人意外_养成一个大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是深入简出了,那就是纯纯的在玩火。

  可以想象,如果在这种时候李靖还是推脱的话,那么等李世民回来之后肯定会对其疏远的,甚至以此为由做出降爵等惩罚也不是不可能。

  “那孤就在这里为我李氏皇族,也为我大唐百姓谢过代国公了。”

  立正挺身,李承乾很是严肃的对着李靖行了个礼。

  “太子折煞老臣了!”按资历辈分,李承乾这一礼李靖不是受不起,但是他却一定要同时躬身还礼。

  “那就请代国公早做准备,鱼符已经准备好。父皇不在,孤还要回宫主持大局,还请代国公见谅。”

  “不敢,殿下请。”

  虽然早有预料,但李靖应下了这差使还是让李承乾大松了一口气,瞬间就感觉镇压荥阳郑氏那些逆臣似乎已经是近在咫尺了,他感觉自己上马车的脚步都轻快了不少。

  不得不说,荥阳郑氏的反叛很没有脑子,但在不愿意继续被打压的情况下,眼下已经是他们起事的最好时机了,然而他们却打错了算盘。

  的确,巴蜀之地的那些少数部族很容易策反,加之地理优势也能让他们在兵变失败之后有极大地概率全身而退,因为在这个时间巴蜀那边大多还是未开发的深山老林。

  荥阳郑氏想的很好,姑且放手一搏,即便是失败也不要紧,随着那些少数部族归隐深山,等他个百八十年的再出来,那时候大唐有没有这么繁盛还不一定呢。

  流水的王朝,铁打的世家。

  虽然世家现在已经不是铁打的了,但王朝依旧还是流水的,这一点没有任何人能够改变,即便是让整个大唐发生了极大变革的姜云明也不行。

  条件并不苛刻,甚至可以说是很简单,王朝的更替简单到可能仅仅需要一任昏庸的帝王。

  谁又能保证自己的孩子每个都出类拔萃?帝王之家也不敢保证。

  然而,始于周朝、发迹于汉朝、兴盛于隋朝的荥阳郑氏在这次却犯了错误,并且可能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大错。

  他们想趁着大唐出兵攻打高句丽的时候端了大唐的老家,但还未付诸实施,自己的老家却被端了。

  不是荥阳郑氏的祖地开封,而是他们所倚仗的巴蜀部族。

  大唐时期的开封基本就已经相当于后世魔都旁的Z省了,虽然现在洛阳还未成为大唐的东都,但却已经是十分繁盛了,对于朝廷的政策执行的也很是到位。

  再这样的条件下,荥阳郑氏很难在洛阳附近纠集起愿意跟着他们“揭竿而起”的百姓。

  所以他们把重心都放在了巴蜀之地的少数部族那里。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在他们的预想中本该是自己趁着大唐外出征战内部空虚之际,联合少数部族偷了大唐的家,但现实却是他们自己的家被偷了。

  “报!”

  就在李承乾亲自去拜访李靖的翌日清晨,一道略显凄厉的喊声响彻了东宫。

  “殿下,岭南急报!”

  李承乾才刚醒,听到近侍通报之后赶紧穿上了鞋子,连衣服都没来得及传就跑了出来。

  “启禀殿下,岭南急报!耿国公率军十万北上,连破柳、宜、矩、播四州,歼灭巴蜀少数部族万余,俘虏三万余!”

  李承乾呆住了。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