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七章 术与道_从走路开始修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小子……就连柳巷元、林辰、墨风等人,也是目光灼灼的看向苏洵。

  妙先生轻轻的点了点头,笑道:“这位学生所言,切中要害。”

  但术与道却有着本质区别。

  其中有道无术,便足以区分两者。

  术者,尚可求也,而以道驭术,乃是至上之道。

  简单来说,术是方法,而道是体系。

  这就好比这方戒尺,倘若有两人相争戒尺,那么这两人便会产生对立和矛盾。

  两人倘若都不想让给对方,或者他们都有了私吞的心,那么必然有一方受益是建立在另一方受害的基础上。

  这时两人可以通过商量,或是讲道理,或是平衡分配,这便会运用术。

  术,更加注重于实用,而道则是事物的源头和本质。

  术是能力,方法,策略,而道是体系。

  天地长存,立道为根本,立术以存世,妙先生沉声道。

  苏洵听完妙成龙的话,陷入思索中。

  半响后,他方才醒来,拱手道:“学生受益了。”

  下一位,妙先生的目光落在其他人身上。

  你们还有何不通、不懂。

  直言无妨,妙先生手持戒尺,将地面沙石所画的方圆抹去痕迹。

  敢问老师,古有上人用道,中人用术,下人用力。

  这三句话又有何解,说话的正是坐在苏洵身旁的佛三枯。

  妙成龙沉吟少许,笑道:“道,乃是事物的规律,掌握规律,顺着规律而行,便可达到。”

  术,乃是技巧,智力,以自身掌握的东西,去解决问题。

  力,指的便是蛮力,人下之人,只会一昧蛮干。

  所以每遇事情,顺着规律而行的的人,便是上人。

  用技巧的乃是中等人,而用蛮力便是下等人。

  你可明白。

  受教了,佛三枯双手合十,朝着妙成龙施礼。

  紧接着,又有其他人问了一些术与道的问题,以及一些以道驭术的论证。

  但这些一一被妙成龙通过形象的比喻,解释清楚。

  苏洵也是由衷的佩服妙先生。

  什么问题,到了他那里,似乎都简单化,靠着三言两语便可说的清楚。

  堂下的众人,听得津津有味,不自觉的陷入其中。

  良久,整个屋子里,便是相互辩论。

  恰在此时,屋外走进一人,哈哈大笑道:“妙师兄多年未曾入世,这一入世,一番妙喻却让世人惊叹连连。”

  声音而至,那道人影缓缓的走了进来。

  众人当即停止辩论,目光落在这道人影的身上。

  但见这人影,高约七尺有余,虬髯紫发,手持拂尘,身披紫霞道衣,一幅仙风道骨的模样。

  虚真师弟!妙成龙打量着道人。

  他当即走下台阶,略有激动的走到道人的身旁,给了道人一个熊抱。

  那道人也是轻轻的拍了拍妙成龙的肩膀,道:“师兄,这里还有后生看着呢?千万别失了礼数。”

  妙先生身躯微微一顿,道:“无妨,你们不是外人,都是我的弟子。”

  良久,两人方才分开。

  与师弟阔别良久,我们已经有十多年没有见面,妙成龙感慨道。

  虚真点了点头,道:“那封书信,师兄终究还是用了,这么说,你肯回到这里。”

  妙成龙长长的叹了口气,道:“终人所托罢了,在说此地就算无我,也没有什么损失,不是吗?”

  虚真微微一顿,叹道:“看来师兄还在为那件事情耿耿于怀,即使过去那么多年,你依旧无法释怀。”

  妙成龙的眼中带着一丝黯淡之色,沉声道:“没有什么释怀不释怀,倘若我没有想通,便不会持你所书,来到此地。”

  不谈这些了,你我师兄弟重聚,当痛饮几杯才是,妙成龙转移话题道。

  好极,好极,虚真道人抚掌笑道。

  妙成龙扫视了一眼诸多弟子,当即开口道:“你们且在这里讨论一番,到了傍晚时分,便可散去。”

  他嘱托众人一番后,便跟着虚真走出了房屋。

  屋内众人纷纷朝着两人行了个礼。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