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959章 残缺的骑士(五)_哈利波特之晨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子里的那些大树每一个下面都是个大坟坑,法国大革命期间这里先后被当作革命俱乐部和纺织作坊。

  大概是17世纪中叶,一位神父招收贫困人家的孩子,在这里开办学校,院子南翼围墙内修建房屋作为校舍和住处,后来学生扩招了,这才组建了两侧的二层建筑。

  大革命期间高等教育改革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大学universitas或者collegium在拉丁语里代表的意思是行会。行会通常被称为协会,行会实行内部自治,但是大学的行会和手工业行会不同之处在于智力生活,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风格。

  比如巴黎大学就诞生了“先生大学”,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意大利则是“学生大学”,诸如伽利略等人在帕多瓦讲课,如果讲得好不仅台下满座,而且还有人付钱。

  “学生大学”的模式对苏格兰、英格兰、瑞典、丹麦、德国等国家来说很陌生,因为他们都是延续的巴黎大学的“先生大学”模式,老师代表了权威,老师的薪酬也是由学校决定的,帕多瓦则是学生决定老师的薪水,甚至教授的选聘、学费、学期和授课时数也是依欧学生决定。

  关闭学校对霍格沃茨的学生们是大事,那是因为他们是一群十几岁的孩子。牛顿在伦敦读书的时候学校也关闭过,那时也是因为瘟疫,鲁昂大学关闭却是因为大革命爆发,1791年时国民议会通过法令,取消全国所有社会团体,因为“一个真正自由的国度不允许任何封闭的团体独立其间”,由于当时学校是教会开办的,该法令也就等于取消了教会开放学校的合法性,然后鲁昂大学就关闭了。

  大革命期间搞什么教育呢?全部都出来了,一直到1799年拿破仑执政后重视教育,不过他注意的是理工科,巴黎工艺学院得到了很多照顾。像鲁昂大学这种远离首都,又位于偏远地区的大学根本没有人在意,甚至于这些学生们呆在这里都是非法的,因为根据教育法的规定:未经政府许可,不准开办中等学校,高等学校原则上国家开办,因为教育是一种国家职能。

  穷学生穷到没地方住了,以前经营纺织厂的工厂主把地方给他们让了出来,反正这鬼地方也没工人愿意去。

  由学者组成的中世纪大学要抵御外界压力,教会位了实行文化垄断,竭力对大学施加影响,企图网罗其于自己门下。

  王权和地方政府也会看到大学给他们带来的好处,也与教会争夺大学的控制。

  这就涉及到了大学的世俗化和学术化的问题,斯拉格霍恩和斯内普教授最大的区别也是如此,斯内普是学术化的,他改良的狼毒药剂管用,可是价格昂贵,并不能给药企带来利润。而斯拉格霍恩,他有一个展示架,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