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2章 根据地纪实:选址扎根_攻略大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是福宁府了,交界之地更加复杂…

  你们面对的是大清的绿营,还有山贼麻匪,其实担子也不轻。”

  黄宿和蔼笑着看着他,“所以,首长让我们多多听你的意见,在那里建立据点。”

  陈南多少有些羞涩,不过还是沿着杆子往上爬。

  去到卧房内,掀开床地板。拿出一个小匣子,将里面的舆图拿了出来。平铺在破木桌上,就开始指着位置介绍起来:

  “经我半年的勘察,两府交界处,实为不管地带,清兵收完税,就到地主爷收租,有时还有山贼匪类也来插一脚…

  你们瞧瞧,宝胜山西北上就是梨洋岭,杉洋镇与石堂,霍童一带。可都山区小寨,人口五六千人。其余人多在乡野,且地主豪强颇多,流氓地痞不少,村庄又有山贼各占山头为王,财物不少…

  这是好据点,只是道路陡峭曲折,不好行进。且太偏远,百姓穷困潦倒,衣不蔽体,或许还需要你们帮衬。”

  众人瞧瞧这些地方,沉默半晌。

  最后张还涛开口说道:“要是什么都怕,那还打什么战。宜兰也是人一手一手建起来,咱们还在乎这些是一些小山沟吗?”

  黄宿也是点头,“在下赞同张营长的看法。首长说过,只有百姓才是历史发展的真实动力。脱离他们我们啥也不是。”

  “那你们这般说了,要是我陈南啰嗦就显得有些矫情。”陈南点点头,接着将自己的计划说了出来,“其实有一个不错的位置。石堂堡此地偏远,只有一座旱汛,清兵不过三四十人,其余多为地方勇兵…

  盗贼藏身之所不少,所以赃物能有一些,且有一条七都溪通往宁德,是块好地方,进得来出得去。”

  此时大家都是看着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一阵迷惑,只能说位置太偏了,但藏人确实不错。

  “举手表决吧。”黄宿说道。

  所有人毫不犹豫地举起了手。

  ~~

  石堂镇既是镇也是寨,更像是一个大型的古寨堡。

  黄泥石头搭建的土矮墙,看起来多么不堪一击。小城内十分的拥挤,里面居住将近五六千人,八九百亩的堡内。

  这位于山谷小盆地的古寨堡几乎与世隔绝,除了一个县丞,主簿,再加几十个绿营兵和建有塘房烟墩的塘汛铺。

  与外界接触则是县城征粮的队伍,征完以后几乎就没有人会来到此地。

  就连商人也非常稀少,几乎一个月才来一次,往往是结伴而行,凑上好几个商队一起。

  毕竟道路崎岖狭小,山贼盘踞颇多,且此地没有官道,多为乡寨私道,几乎没有人愿意来这鸟不拉屎的地方。

  此时的张还涛,黄宿带领着部队,前往这里,顺带将征粮的队伍都解决掉了,没有一个人能逃得出去通风报信,基本被埋在此地,顺便缴获了几十两银子,还有一些粮食物资。

  当然要是遇到马塘铺,只能绕开,不然会传到乾隆老爷子那。

  用了两天时间之后,众人才非常疲惫的来到了石堂镇,此时寨堡里面的人也不知外面的情况。

  张还涛用千里镜望着堡内的情况,“寨里有一座塘汛铺,赶在天黑之前拿下来吧,在外面风餐露宿太折腾人了。”

  当古寨堡内的人,瞧着一大堆人,准备攻城拔寨,顿时乱成一团。

  他们对张还涛,黄宿率领的部队判断为大型山贼,几乎八九百人,这可以说是整个福宁府,最大的山贼团,甚至接近起义程度。

  还没坚持一炷香时间,基本就寨堡门破了。即便将大门关上,张还涛也有办法将门炸出一个大洞。然后战士冲进里面,最先控制塘房烟墩,其次是衙门,太阳还没下山,整个石堂镇就宣布易主了。

  当地的乡勇也几乎没有多少反抗,立刻丢掉武器就四散而逃,但塘汛里的清兵就比较倒霉,成为重点关照对象。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