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零六章筹划书院_东汉末年生存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蔡邕把书册放回原位置对着李录说道:“府君,这些书册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这我也不懂,一直都是使君处理此事。”李录说完把桌子上的两本书册也放了回去。

  蔡邕有些激动的问道:“现在能大量生产这种书本吗?要是能的话,天下的读书人将多了许多,一些寒门也能读书了。”

  “伯喈兄不要心急,使君让我建立这个书院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有书读。所以我想请伯喈兄主持这个书院的事务。”李录说道。

  蔡邕有些惊讶的说道:“我来主持?”

  “伯喈兄学识足以担当此任,这是造福天下之事。”李录说道。

  在李录看来没有人比蔡邕更适合管理书院了。

  外人容易引起霍东的猜忌,而蔡邕是霍东的后父(岳父)。再者蔡邕名声传遍天下,蔡邕管理这里会让不少的青年才俊慕名而来。

  蔡邕考虑一下后就答应下来,他来到河东郡正好没有事干,管理这里不用担心外界打扰。

  蔡邕不打算回到长安那个是非不明之地了,他本就不是恋权之人。

  当初蔡邕是由于董卓的逼迫才让他不得不在雒阳与长安为官。

  蔡邕开口问道:“不知这里何时开始招人?”

  “再过半个月就可以了,我会派一些人协助伯喈兄。”

  “招人有什么条件吗?”蔡邕问道。

  “使君说要宽进严出,招收之人年岁不超三十,要识字。现在这里可以招收四百人左右,这里提供住宿,吃的话自己花钱。授课不收费用。老师的费用暂时由安邑承担。”

  “要是来的人过多呢?”

  “这个问题我也问过使君,使君说可以再建立分院。并且每三个月要举行考核,两次考核不合格的会被退学。”李录说道。

  接下来李录又带着蔡邕走出了书馆,参观起其他的地方。

  蔡邕对这里来了兴趣,他晚上回到住处的时候,写了不少的书信邀请自己友人过来。

  蔡邕知道有许多士族会因为听过霍东的事迹而拒绝,但他还是广撒网,只要有几个人来此就行。

  接下来蔡邕就开始忙碌起来,有时甚至就住在了书院里。

  李录把请蔡邕管理书院的事情写信报给了霍东。

  霍东暂时没有指望书院能来多少的人才,在这里没有两三年的学习是很难成大才的。

  李年快速的在林中穿梭,他还不时的回头查看身后的情况,有时甚至在一个地方藏一会儿再出来继续行走。

  李年来到一个隐蔽的峡谷之中,他看到身后没人之后,他转一个弯,看见一个简陋的木屋。

  他走上前去敲门说了声:“我回来了。”

  木屋被打开了,一个妇人的头露出来,放男子进入屋子后赶紧关上了门。

  因为只有一个小窗口,使得木屋里有些黑暗。

  “换来药了吗?”妇人焦急的问道。

  李年从怀里掏出一个包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