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七章 兵仗局_大明合伙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部分文武百官要强多了。

  简单的打了招呼之后,沈浪又继续忙活去了,一连运了十托盘过来才停止。

  毕竟这里是乾清宫,虽然很大,但这是崇祯的住所和办公地点,堆放这些外来货物已是无奈之举,再要堆得满满当当的就不太好了。

  所以沈浪和崇祯商量好,每天晚上运十个托盘的货物过来。

  这十托盘运来了之后,崇祯也停下了工作准备休息,因为已经快凌晨了。

  沈浪立即换回自己明朝的装扮,跟随王承恩到直房去休息。

  翌日早朝之后,王承恩在崇祯的命令下,将昭仁殿的那些电讯司的人都招来。

  没别的事,就是让他们来搬货的,一天天的呆在深宫大院中当宅男,也要不时的锻炼一下身体是不?

  再说,从乾清宫中运出大量货物本就是很保密的事情,为了防止泄漏消息,王承恩甚至将附近的大汉将军都调走了。

  所以,这项工作由电讯司的人来做最合适,毕竟他们已经知晓一些非常隐密的事情,再让他们多知晓一些也无妨。

  当然,这些太监的身子骨自然比不上沈浪,所以他们都是两人抬一箱,在王承恩的命令下抬到乾清宫外的广场上。

  十托盘的枪管也有两百多箱,一下子将这些太监累了个好歹,但崇祯也不让他们白忙活,每人都有赏赐。

  有了皇帝的亲自赏赐,让这些电讯司的成员皆是欢心不已,疲惫感顿消一半。

  货物运到位之后,这些人又迅速的被安排去消息,王承恩再安排另一批人推来车辆将东西再运出内廷。

  所以,电讯司的人也不知道这些东西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没的。

  后面的一批人,就更不知道了。

  原本紫禁城内是不允许车、轿出现的,但崇祯特批,王承恩奉旨执行才可以让车辆进入。

  不过为了掩人耳目,王承恩在沈浪和崇祯的示意下,绕了一个大圈,先让人运到御药房外。

  再换一批人,将货物从东华门运出,经东上北门、河边直房、北上东门、北上西门,一直到乾明门南下进入兵仗局。

  兵仗局在太液池东岸,隔着一条西上南门大街就是秉笔直房,是由王承恩掌管的归宦官居住的直房。

  既然离兵仗局如此近,沈浪在被任命为兵仗局掌印太监之后,就让王承恩在这里给自己设立了一个办公和住宿点,更方便自己管理兵仗局。

  而这排直房东面就是护城河,护城河再过去就是紫禁城了,所以不管是兵仗局还是秉笔直房,距离紫禁城都不远。

  车队还未抵达,兵仗局里的一些宦官头目便已经出门在外等候,看到王承恩和沈浪随车队驶来,连忙上前见礼。

  为首的是一个白面无须、身穿飞鱼服的秀气太监,他恭敬的见礼道:“见过两位大人。”

  “见过两位大人。”他身后的一行太监、宦官也连忙行礼。

  “起来吧。”王承恩淡淡回应,随即命人将木箱都抬进去。

  在将车辆打发走了之后,便和沈浪一起进入兵仗局,为沈浪站站台。

  毕竟沈浪还年轻,而且名声不显,突然当了一局的掌印太监,下面肯定会有一些老油子不服的。

  古往今来,有些人情事故是相通的,沈浪有这个心里准备。

  所以,让王承恩亲自来站站台,也是沈浪的意思,他可没那么多时间一点点去压服手下的人,怎么快怎么有效怎么来。

  王承恩虽然不管兵仗局,甚至都不知道多少年没踏进过兵仗局的门。

  但是人的名树的影,王承恩的名头在宫中没几个宦官没听说过,这绝对是当红大太监。

  兵仗局仅仅是八局之一,比之十二监的地位要低一筹。

  且十二监也是有地位高低之分,以司礼监权柄最大,而王承恩又是司礼监数一数二的大太监。

  可以说,在王德化、王之心这二王被搞掉之后,整个皇宫中,能够媲美王承恩的大太监,已经很难找了。

  王承恩已经是宦官中的王中王了,皇宫中的宦官和宫女,谁敢得罪王老公?

  谁敢得罪王老公扶植的人?何况这沈浪还是王老公的义子。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