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19节 独木桥_大唐第一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因为这是自己抄来的对联,而是对联写的是国事家事天下事。这个将国事写在前面,在大唐这种世家占有极大权势的时代。相当的不容易了。

  坐在正堂上,刘政会以及大唐皇家学院主要的官员分座两旁。

  刘政会冲着一位官员点了点头后,这位官员站了出来:“殿下,这次为大唐取材根据礼部、户部、吏部,以及天英阁,谏院的意见。各州必录名额占十之三,这是礼部在各州上报学子情况之后,作出的判断!”

  “详细说说!”

  李元兴还没有理解,这个十之三是什么意思。

  “殿下,以州为例。河北道、江南道、剑南道三道。各州学子优秀者极多,如果仅凭成绩取材,怕是陇右、河南道、河东道、入选的人数十不存一。而山南道、岭南道、东岭却是许多州一个也录不上。”

  李元兴听懂了,这是在平衡各州的学子入选。

  刘政会接口说道:“大唐各道以县为例,一县至州。选材二十人。大唐全境,现有三百六十个州,辽东道还没有计算在内,他们暂时列在外,因为辽东道州县的界线,人口,户籍等,还没有划分完毕上报六部!”

  “所以三百六十个州,一千五百五十七个县。初选人数为三万多人,每州再将这些人考核,减去约四成。再挑选出极优秀三人,魁元一人。其中魁元免试,可直接入学。但在分院之时,却要接受六院各院长的再次考核,如不过,只能另选别院。这三百六十人,所有花销都有户部支付。”

  李元兴听明白了,这就是特优生,免学费,发生活费的。

  “优秀者三人,在学院考试,再争三百个全免,以及三百个免学费的名额!”

  这个提议真的不错,给优秀的寒门学子一个机会。

  虽然每年加起来才九百六十人,可对于古代来说,这是一个伟大的突破了。

  “殿下,来长安考试的大约有二万人左右,大唐皇家学院的录取率礼部订下为六成,也就是说,每州三成入学之外,另外还有相同的名额,天下大争。以分数论名次,以名次决定入选。”

  李元兴点了点头:“不算残酷,至少有六成可以入学嘛!”

  李元兴心说,这比后世大学本科升学率只低一点点,当然,后世的大学数量多,大唐只有长安才有顶级学院。

  刘政会看到李元兴的表情,轻轻的叹了一口气:“殿下错了。”

  “本王错在何处?”

  刘政会示意旁边一人起来讲话。

  “殿下,某是礼部学政。有一组数据报于殿下!”说罢,这位官员翻开本子:“长安县,十八岁学子入考者八百六十三人,选二十人进入复试。长安城内,依四个县的标准,选八十人进入复试,参考者达到了三千一百人。”

  李元兴当真吓了一跳,这接近了八十分之一的机率,来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