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四十六章 众生平等 皆是不同因果聚合物而已_远道而来这人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实我们熟知的很多理论知识都是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所以直接告诉了一个答案给我们。

  也许很多人只是记住了那个答案,而并不是看到了问题的本质。

  比如我一有信仰的朋友,学到了米饭是不可以浪费的,于是我们三个朋友聚餐快结束时,那个朋友教育我们说:“米饭是不可以浪费的,必须吃完。”

  是啊,小孩子都知道“粒粒皆辛苦”,浪费是不对的。

  于是她说完就努力吃完了碗里余下的米饭。

  我们其他两个人也跟随她乖乖的吃完了碗中的米饭。

  但是,盘子里剩下了很多好吃的菜。

  另一个朋友就忍不住笑着怼道:“米饭是粮食,不能浪费,菜就能浪费了吗?这些肉还是小动物们呢,不仅是粮食,还都是有生命的呢!”

  哈哈,言之有理,这怼的把我笑坏了。

  我觉得真正的道理应该靠自己去理解,去感觉,去探索,去寻找答案,去结合生活经验悟出来,举一反三很有必要,而不应该仅仅是死记硬背答案。

  相对于记住理论,我认为明白本质更重要。

  —————

  继续说上一章的答案——【利他】的引申含义。

  这“利他”二字中的“他”除了自己和别人,还包括“它”,包括这世界上的每一个大大小小的生灵,包括我们的猫猫狗狗,也包括小蚂蚁——

  因为,“众生平等”。

  在我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时,我有个领导叫臧工,是我最初的部门经理。他与大家熟知的刘天王是同年同月生的,是个幽默的天秤座,因为他信佛,总是大家中午一起去食堂吃饭时,莫不愣登的开始念唱起他的经文,很有节奏感,每次他一唱起来,我就开始忍不住的哈哈大笑。

  因为大家在一起多年了,很熟悉,每次看到我哈哈大笑,他不仅不会生气,他还会耐心的说:“小刘啊,你听到这个就很开心,说明你有佛缘呀!”

  当然,我以为他要拉我入教,我内心表示排斥。

  但每每他念唱,我依然忍不住哈哈大笑。

  后来我发现自己偶尔在哼歌,我就仔细琢磨我哼的是个啥?结果发现,我哼的竟然是臧工每次念唱的经文调调,哈哈!

  尽管我是排斥的,但在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潜移默化的熏陶下,词虽不可能记住,但那个调子倒是印象深刻啊,至今都能哼出来。

  —————

  当时臧工给我讲了一个关于救蚂蚁的故事,而这个故事妈妈小时候也听姥姥讲过。

  故事大致是有一个高僧观人相貌便可预知吉凶祸福。他给一个人看过相后,那人路遇暴风雨即将来袭,无数蚂蚁将被淹死,于是一念心生慈悲,放了一根木头,救了无数蚂蚁的生命。

  后来再次遇到那位高僧,高僧很惊讶的说:“你的相貌已经变了,你一定是积了大阴德,应该是救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