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六章 三个反贼_三国如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周瑜惊喜道。

  “原来是子渊兄,久闻大名!子渊兄之才胜我十倍,你愿意来辅佐伯符,何愁大事不成?”

  什么鬼?

  季书走进书房就一直在细细打量周瑜,不由暗赞,真是浊世佳公子,一身书卷气,风度翩翩,也不知迷倒了多少江东女子?

  而且,季书知道,《三国演义》这本古小说把周瑜描述成一个嫉贤妒能的小人,是因为孙家、曹家并非正统,在罗贯中的眼力只是反贼罢了,这才有尊刘和贬孙、贬曹的做法。但历史材料中的《三国志》可是记录着周瑜是位风度翩翩的君子,孙策死后周瑜手握整个江东的兵权却甘心辅佐孙权继位,赤壁之战一把大火更是被载进史册,若非周瑜病死,刘备能不能成气候还真说不准呢。

  子渊兄之才胜我十倍!

  这话出自周瑜之口,真好听啊。

  季书冷汗直流,这不是有点慌的问题了。

  咱能不能不这么谦虚?

  “公瑾兄谬赞了,我虽身在江夏,但也久仰公瑾兄江东才子的美名了。”

  “哪里哪里!”“谬赞了!谬赞了!”

  孙策看着两人在那里互相谦让,玩起了那酸掉牙的腐儒那一套,忍不住失声大笑。

  “哈哈哈!你们就别谦虚了。”

  他笑着笑着,却动情道。

  “我现在只有庐江一郡之地,兵微将寡,你们愿意这时候来帮我,还有什么说的,自然都是我的好兄弟。”

  “都是自己人!你们再吹捧下去,我牙都酸倒了。有这功夫,不如帮为谋划谋划江东军未来的出路。”

  孙策看着二人,忽然觉得前面的征途不管有什么困难,都难不倒他了。

  如今,孙策的谋士可以说都在这里了,季书和周瑜互相看了眼,开始沉思起来。

  顿了片刻,季书抬头看向孙策,低声道。

  “伯符,现在没有外人,我有一句话要问清楚:你想要的是什么地位?”

  这几乎是在问,你想不想当皇帝了?

  孙策、周瑜一瞬间瞪大眼睛侧目过来,回过神来周瑜同样目光烁烁地看向孙策。

  孙策昨晚招揽了季书,孙策说过自己的志向,平定天下、拯救万民,这和季书是一样的。

  但其实孙策并没有解释过那个问题,他想不想当皇帝?而这决定了他和孙坚是不是一样?

  孙策看着两人的目光,并没有犹豫多久便开口了。

  “我欲为开国之君。”

  想必这个答案他早已思考过很久了吧。

  这绝不是能宣诸于口的答案。

  汉室统治华夏土地已有四百余年,它也曾带给子民无限的荣光,直至今日天子被董卓掌控被当做玩物,依然有许多人想要复兴汉室。

  哪怕许多年后天下百姓都已经接受新的朝代了,依然有荀彧那样的英杰意愿为一个已经逝去的朝代去死。

  现在,它就像一顶千疮百孔的帽子,哪怕所有诸侯都不喜欢,但谁也不敢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