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01章 莫愁还自有愁时_明末屠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杨炯看来,杨西施向来见事明白,料事如神。不过这次,杨西施在东下南京这件事上,却栽了个跟头。原以为也就几日光景,但却实在低估了江西布政使衙门的办事效率。

  结果,拖拖拉拉十来天,才算勉强把船给找齐了。

  杨炯心急如焚,每日掰着手指头算日子,生怕错过了松锦之战,白白瞎跑一趟。但将士们却乐得逍遥,恨不得在九江一直呆下去。至于北征抗虏,虽不反对,但也绝不主动。

  终于到了乘船东下的日子。

  江风阵阵,涌起千堆雪。江面船帆相接,连绵数里。江边军阵列列,百姓围观。

  半个多月来,虎山军与九江百姓,可谓不打不相识。从陌生的客军,到攻城的贼军,再到军纪森严、秋毫无犯的官军,时间虽短,事情不少,感触颇多。得知虎山军就要拔营东下,北征抗虏去了,不少九江百姓自发到江边送行。

  一支军队,能够千里迢迢去为国征战,这骨头是硬的,这血是热的,是条汉子!怎么说,都得去送送,尽尽心意。除去自发的百姓,送行的人群里,还有南昌派来的大官——广信知府解立敬也到场了。

  本来不应该,也轮不到解立敬前来。解立敬只是广信府知府而已,和已经掉了脑袋的张敛非一样的级别,不过一府之尊而已。只不过巡抚和布政使都不愿亲自前来,可又不得不来,不得已,便指派正在省城公干的解立敬过来凑个数。

  解立敬心里明白。钱粮出了,船也征调了,江西官场必须维护支持赞助虎山军的合法性、正义性。再者,他也有点好奇,是何方神圣竟然让堂堂巡抚大人都吃了个哑巴亏。

  解立敬是贵州兴隆卫(今黄平县)人,天启四年授陕西西安府华州华阴知县,崇祯元年升任云南大理府赵州知州、崇祯六年升为山东青州同知、崇祯七年改授广州府同知、崇祯十四年补广东惠州府同知,今年刚升的江西广信府知府,算是官场老油条了。昨日,刚到九江见到杨炯时,他也没摆架子,开口便是“我是贵州人。当初附京赶考便是走的湖广。果真是人杰地灵的地方,指挥使年纪轻轻,便有如此气魄和作为!壮哉,壮哉!”

  说完,还摇晃了几下脑袋。

  杨炯一甩长发,双手作揖,“解大人谬赞了!小子不过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而已。更何况,此战乃是国战,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皆有抗虏守土之责!”

  听了这话,解立敬心中一动,又仔细打量了一番。面前的少年高大笔挺,清秀近乎俊俏,长发披散,面上带着一丝狂放不羁的笑意。解立敬心里一时间,还没法把这个形象和破九江、逼南昌这些事联系起来。实在有些匪夷所思!

  沉吟片刻,解立敬又笑道,“老夫今日一见,衡州卫将士衣甲鲜明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