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4章 时有一人_明末屠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又是个一二三,最后还是备受打击,反复被打击。”

  说了一会闲话,杨炯掏出怀表,看了看时间,距离上次歇息有半个多时辰了,便下令让队伍停下来休息一会。一众亲卫上马去前后传令,杨炯把杨西施抱下马。惠姑卸下包袱,找了块干燥的石头,把包袱垫放在石头上。

  杨西施上前坐在包袱上,皱了皱眉头。惠姑递上水囊,杨西施接过连续呡了几口,显然是渴了。把水囊还给惠姑,杨西施皱眉问道,“这茶水的味道,可是奇怪。”

  惠姑小声小气回道,“娘,这茶叶是在南京城买的,据说是上好的茶,半斤茶叶,花了好几两银子。只是这水,是运河里的水,滤了一下再烧开的,味道肯定赶不上井水或是泉水。”

  杨炯没作声。行军打仗,能有得水喝就不错了。从燕子矶渡江,大军折向东北,沿着淮扬运河北上。之所以选择沿淮扬运河北上,主要是可以借助运河运送大部分粮草辎重。若选择随军携带全部的粮草辎重,行军速度根本快不起来。一路搜刮船只,甚至强行征用了部分漕船,这才得以将大部分辎重进行水运。为了保证辎重的安全,除了安排随船押运的士卒,大部队也基本沿着运河北上。两者的路程,也控制在一天以内,即便出什么事,只要出动骑兵也可以在第一时间控制事态。

  不然,披着甲胄,再背着一袋袋的粮食、药材、木炭去赶路,一般体格的士卒可能顶不了几天就会累趴下。

  杨炯给黑风喂了几把炒米,这才接过亲卫递上来的水囊,连续灌了几大口。把水囊递回,说了一句,“再行军半个时辰,就修整一个时辰。让大伙抓紧埋锅造饭,做一顿热食吃。另外,多烧开水,让大伙把水囊都加满。”

  虎山军有很多莫名其妙的规矩,其中一条就是不许喝生水,再渴也不行。即便在外行军,生火烧水不方便,也还是坚持,甚至不惜安排一些士卒专门背着木炭和铁锅。每次埋锅造饭,把肚子填饱,顺便把水囊装满。

  ……

  到了傍晚,杨炯选了一个小山丘,便安排安营扎寨。杨炯带着几个营指挥使,一边策马而行,一边分派各营的宿营位置,以及布哨的范围。

  “夜不收,由亲兵营统一派出,布哨范围方圆五里以内。各营一里外,派出明哨和暗哨……

  ”

  马腾问了一句,“将军,要不要立营垒?这一带甚是空旷!”

  杨炯摇头,“多挖一些陷马坑,多撒一些铁蒺藜,垒就不立了。这几日哨骑四处游荡,没有发现大股匪寇。以防万一,两个步军营,各出两个百人队,分上下半夜,轮流值守。”

  尽信书不如无书。扎营不立垒,固然存在风险。可是,每日行军六个时辰五十里,这几乎把将士们最后的气力都给榨出来,再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