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七十八章 准备的嫁妆_清穿守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哪怕不是当家人,也至少是个举人。

  至于偏支的,哪怕没有中过举,可也绝对是识得文墨的。

  可以说姚家的男丁,那就没有不识文墨的,哪怕有些妻子,那也是诗书传家的后人。

  所以,江南的世家,都以娶到姚家女子为荣。

  倘若能嫁进姚家为妇,那更加不用说,那是多少女子求都求不来的好姻缘啊!!

  哪怕当年康熙南巡时,吴兴姚家的当家人,也是有被康熙接见过的。

  当然了,这个姚同窗并不是嫡支,而是偏支。

  姚同窗和张廷玉不同,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在基层。

  一开始的时候,由于是吴兴姚家,所以,也还是不错的,虽然不是在江南,可至少也是在鲁越大地当父母官。

  可哪知这人不知变通,不识时务,从鲁越大地,到了川蜀之地。

  再从川蜀之地到了甘肃……

  而这位姚同窗之所以答应了四爷的要求,还是人家媳妇的功劳。

  人家媳妇也是江南的女子,虽然有着江南女子的温柔婉约,不过,也带着一丝江南商人的干练。

  人家男人一天到晚得罪上司和同僚,倘若不是有此贤妻,这姚同窗就不是在甘肃,而是下了狱了。

  在人家妻子看来,只不过是说家中有一女,然后可以和张家联姻,你想想,这对自己的男人来说,那是多大的助力啊!!

  张廷玉是谁,康熙御前行走的秘书。

  虽说不知道这个姑娘家是谁,但是管她是谁。

  自家不用出一份的银子,只要说是自己的嫡女就行了。

  但是,自家男人到时候就有一份保险。

  哪怕是自己的两个儿子,在仕途上,也会有张家来护航。

  虽说姚同窗万般不愿意,不过,妻子已经答应了下来,他也没办法。

  毕竟,这么多年来,他也是极为对不起妻子和儿子的。

  至于曾经那位逝去的嫡女,也极为对不住。

  倘若不是他,嫡女也不会跟着他来到甘肃后,因为水土不服,而过了世,要客死异乡。

  “姚张氏会在十七八左右到,到时候,素兰一切都会安排好,姚家在京城的宅子也备下了,到时候,你命人准备的嫁妆都抬过去吧。”

  四爷吩咐道,顾氏出手大方,他是知道的,所以,特地命人备下了三进的宅子,省得顾氏的嫁妆放不下。

  “哎抬过去做啥,就是些田地和宅子,还有银票嘛,这银票要换成银子抬过去?

  这不太好吧,张家不是书香世家嘛,要么,换些书抬过去,那姚家也是书香世家,估计会喜欢书的吧?”

  “银票?你准备了多少?”

  四爷挑了挑眉问道,总算这货做了件像样的事儿,银票好啊,不显眼!!

  “也没多少,十万两么。”

  “咳咳……咳咳……”四爷被自己的口水呛到了!

  十万两叫没多少,那么,有多少是多少两?

  “哎呀,爷,你别生气,我也知道,十万两是少了点,可这不是没办法啊,我一时也换不了太多的银票啊。

  太多的银子放在海运上了,要么婚期放到明年年初,估计能再换些的。”

  更多的银子不是放高利贷放了出去嘛!!

  虽说大部分是蒙古那边的,可顾敏自己的,也有不少。

  那时候说好了五十天归还的,也不知道人家能不能提前几天的。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