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二十七章 原因_清穿守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不同,所以,让康熙得到的感观也是不同的。

  康熙对顾敏的做法倒是挺满意的,有的时候,女人心思细腻,能看到不同之处。

  他对顾敏的看法虽然不认同,可至少方向不同,能听到更多的,这对康熙来说也不是啥坏事。

  到了最后,康熙便问起顾敏迟迟不归的原因了。

  “回圣上的话,奴婢听说南洋有金矿,鬼子国又有银矿,那矿产量还挺丰富的,所以,奴婢想留着好好打听一二具体的。”

  四爷:爷就知道……

  康熙虽然对出兵打别国夺矿没啥兴趣,不过,对于别人家的矿产,还是挺有兴趣的。

  比方说在不动用一兵一卒的情况下,偷运人家的矿产啥的。

  “结果如何呢?”

  “南洋的金矿据说还挺高的,哪儿的好些贵族,那是用金碗金筷,还有金屋顶的。

  很多寺庙的菩萨也全部是黄金打造的呢。

  这点,好些大清商人也是知道的。

  就是哪儿的百姓挺贫穷的,至于鬼子国的银矿产量,比是肯定比不过咱大清的。

  可鬼子国小啊,比台湾也大不了多少,人口也比咱大清少。

  倘若用这方面来比的话,那人均还是挺高的,估计是大清的几十倍吧。”

  “这消息来源可靠吗?”

  倘若可靠的话,鬼子国哪儿倒是可以考虑一二。

  至于南洋用金子做的菩萨就算了。

  康熙自认自己还没这么大胆,和菩萨去抢黄金。

  不过,他觉得,顾氏挺没眼力劲儿的啊。

  闽南多少的菩萨全部都是用金箔的啊,就搞得像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似的。

  不过,一看顾敏那被晒得黝黑的肌肤,又觉得这儿媳妇吧,就是个实干的个性,干活也应该是挺认真的,有点像老四。

  要不么,也不会一生就生四个娃了。

  “奴婢就是在南洋考察这个是否可靠的事儿,有听好些人说起过,但是,奴婢也不是主攻这方面的,再加上言语不通,也只能是一知半解。”

  这本来就是为了解释滞留南洋的借口,更何况,真想攻打鬼子国,顾敏觉得,康熙和四爷那都是指望不了了。

  还是指望弘瞻有没有这个想法和野心吧。

  “其实南洋好几个国家矿产还都挺丰富的,人家哪儿对佛祖可是虔诚了。

  不像我们大清,给佛祖修金身就贴个金薄片的,几米高的佛像也用不了多少黄金。

  人家那都是实打实的,几米高的佛像么,那就全部是实打实的黄金啊,宝石啥的,一看就比咱大清的贵气。”

  不说黄金,说矿产好了,像翡翠原石,不就在缅甸嘛。

  一想到翡翠,顾敏就心动得不得了。

  在现代的时候,她对钻石的兴趣也真是不大的,可对翡翠和玉石,那叫一个喜欢。

  大清的女人,一般是喜欢和田玉,或者是血玉一类的。

  像翡翠这类的,价格倒还是能接受。

  所以,她倒是淘了不少好货。

  本来想拿来给双胞胎陪嫁的,可惜,双胞胎的眼光和大众眼光一样,不喜欢翡翠,喜欢和田玉。

  因此,她也就留着自己欣赏了。

  本来她觉得,她还是囤了不少好货的。

  可是,南洋很深入的转了一圈,才发现,自己囤的那些货,简直是垃圾啊。

  别说和南洋的那些贵族的珍藏比了,哪怕是人家寺庙菩萨顶上的那些翡翠也是比不得啊。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