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一十九章 草庐之内论军政,帝国改革端倪现_明朝大纨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儿啊!

  从前还不甚觉着,如今看来这确实帝国养着这么多读书人怎怕无士乎?!

  “这次东厂、锦衣卫出力颇多,相信也摸清沿途官吏何人可用、何人昏庸、何人苟且……”

  提到这个事情弘治皇帝的脸一下就黑了:“哼~!未曾摸底朕还真不知晓,欺上瞒下者何其多也!”

  弘治皇帝这是不好骂脏话,其实心里早特么十万匹草泥马在飞奔了。

  从前还不知道这群狗批犊子搞的这么狠、这么过分,这次厂卫得了严令细细查探几乎啥都给他们挖出来了。

  五成左右的官吏或多或少的跟当地的士绅豪族们勾结在了一起,最严重的有近乎一成。

  那一成的官吏根本就是烂透了,整个就相当于一个独立于帝国之外的法外之地!

  欺上瞒下、中饱私囊、假公济私……甚至以国朝的名义征发徭役,逼迫当地百姓给大户耕作。

  然而这批人实在是太多了,多到弘治皇帝居然生出了数百年后那位凯申公的感慨:

  处置之则朝政殆,不处置则帝国殆!

  直接全砍了倒是简单了,可问题是把他们全砍了之后怎么办?!

  地方总得需要有人去打理、帝国总需要管理当地,人手怎么来?!怎么保证下一批不会如此?!

  太祖爷爷那够雄才大略了罢?!可还不是砍了几十年,甚至一科进士全砍了依旧止不住么?!

  “此事朕自会处置,痴虎儿且说说你的看法。”

  张小公爷撇了撇嘴:“小子还能有何看法?!可用者先调遣入京,再做政务考核安排罢!”

  “如那些新科进士一般的学习,小子觉着可以继续。”

  望着弘治皇帝,张小公爷轻声道:“专门成立一所,谓之‘帝国政务学院’悉心培养、考核之!”

  响鼓不用重捶敲,弘治皇帝瞬间闻弦知雅意!

  这批人都是摸过底子的,还算是有些读书人的风骨没跟那些当地士绅豪族搞到一块儿。

  也就是说这批人还是可以用的,但需要的是给他们机会、让他们更亲近于皇家。

  至于他们的本事……能考上进士、再外放为官的,那能蠢到哪里去?!

  能周旋在当地士绅豪族不跟他们同流合污,又能保全自身的那脑子肯定好使啊!

  至于说熟悉政务这就更简单了,现在朝堂清洗了几遍以后还能留下的基本都是忠直重臣。

  比如刘李谢三大学士,比如佀钟、白昂、张升……他们等等一大批的老臣。

  这些都是精熟于国朝政务的能手,尤其是白昂、佀钟都是去过地方管理的。

  让他们来负责教授政务,那些个被提拔上来培训的那些官吏们自然能够从中吸取经验。

  再结合他们自己的经验、认知,那么无论是补充进朝堂抑或是派往地方两者皆相宜啊!

  “最重要的是:陛下,您这是真小气啊!”

  张小公爷的这句话叫弘治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