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七百一十二章 京师波澜熊孩子,弄潮从来无侥幸_明朝大纨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背后所蕴藏的累积。

  比如,大家都说汉武帝。

  即便是再不喜欢他的,也不得不对于他决胜匈奴敬仰之。

  然而有谁探究过,汉武帝为何能够有如此力量决胜于匈奴?!

  那是因为他的父、祖两代人,给他累积下来了足够的资本让他去与匈奴血战!

  《汉书·食货志》载曰:“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

  “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钱都已经多到串钱的绳子都坏了,粮食多到从仓库里面溢出以至于散落在外的腐烂掉。

  这足以说明,当时的大汉富足到了什么程度。

  没有这份的富足,哪里来的汉武帝出征匈奴?!

  打仗是要烧钱的、要粮秣的,尤其是在古代。

  产出比根本就没法跟后世比,他们每次出征所需的粮秣、钱财只会更多。

  战争不仅仅是战争而已,战争是一个国家体系的全面对抗!

  而这种对抗在古代,更多的来自于国家自身的累积。

  明吉逾显然深蕴其中之道,所以他给自己做了足够的累积。

  这份累积终于让他的后代莽应龙,将边上两个互相打的气喘吁吁的地区强国彻底吞灭。

  这是个聪明人呐!

  张小公爷看着李福达的来信,心中轻叹。

  李福达冒险一击其实在被他发现的时候,就已经算是失败了。

  即便是东吁王城撑不住,明吉逾还是有机会率队逃出的。

  逃出后他再与自己边境上的十万大军汇合,留下小股部队层层阻击。

  主力则是立即杀回东吁王城,那即便是李福达拿下东吁王城也极有可能被夺回战败。

  可……即便是如此,又能如何呢?!

  他难道赌一波,大明会因他占据了东吁王城、手握数万残兵而与他谈判?!

  很显然,大明不可能跟他谈的。

  当李福达带着木邦、孟养两土司的兵马来的时候,这件事情就注定了。

  明吉逾选择投降,这是最明智的决定。

  如果注定了要战败,那么手上还有资本的时候投降……

  总比手上彻底的没有资本投降,要好的多。

  不得不说明吉逾这老小子,一定程度上摸到了大明的脉络。

  如果是顽抗到底最终被擒,抑或是被逼投降的待遇不会好到哪儿去。

  可若是还有一战之力,却投降的自然能换取稍微好点儿的待遇。

  毕竟大明自诩是礼仪之邦嘛。

  即便是为了千金马骨做个榜样,让后来人主动投降也是要做做姿态的。

  “告诉他,安排一下!”

  张小公爷突然对于这位明吉逾,亦产生了一丝的兴趣:“便见上一见罢!”

  小周管家闻言赶紧躬身应是,随后缓缓的退去。

  没一会儿,便见得一艘相对较小的车船从大船上放了下去。

  扬起风帆开始飞快的向着远处驶去。

  这种中型的硬帆车船,是短途中使用的。

  要的就是轻便,能够飞快的往来于各处。

  夷州与闽南之间的快速往来,如今都是使用这种车船。

  很快的,在粤北码头上的李福达就接到了来信。

  将手中的信飞快的看了一遍,随手在烛台上烧化并投入水中搅拌了一会儿。

  李福达这才打开了自己的房门,向着楼下“咚咚咚~”的走去。

  楼下的几个看似在喝茶的汉子隐蔽的抬首望去,见是李福达便低下了头。

  穿过前柜,走到了后院。

  年迈的明吉逾早已经换上了一身的大明道袍,坐在椅子上悠哉悠哉的晒太阳。

  “那位玉螭虎,是不是答应要见我这个老蛮子了?!”

  他眼皮都没有抬起,似乎就猜到了李福达的到来。

  “是,明日午时船队靠岸!”

  :。: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