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零四章 大灾将平人归去,远洋荣归一骑士 陆_明朝大纨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渐变了,那不仅得有科举的本事还得有治民的本事。

  弘治皇帝开始务实了之后,谢迁就接受不了自己还挂着“尤侃侃”这个名号了。

  而且还是在李东阳、杨一清二人,都曾负责过实务的基础上。

  刘健已然内定为元老院退休的人了,到时候内阁剩下他谢迁一个不曾有实务经历的。

  那么在逐渐务实的弘治皇帝面前,他谢迁的话语权怎么保证?!

  咱老谢也是有自己的尊严的啊!

  比他都晚入阁的杨一清,比他还有理政经验。

  这是谢迁没法接受的,所以他必须要拼这一把、走这一遭!

  “晦庵公莫再劝了,来寻晦庵公便是为了让您支持此事。”

  谢迁知道,自己贸然提出弘治皇帝肯定会犹豫。

  内阁重臣也是国朝的脸面啊,若是下到地方理政出现了问题……

  这丢的可就是国朝的脸了。

  到时候下层的官宦们不仅会认为谢迁无能,还会腹议他朱祐樘无识人之明啊!

  谢迁自己折损了无所谓,国朝的脸面和他朱祐樘的威望折损不得。

  “地方理政,千丝万缕!盘根错节,稍有不查便会酿成大祸啊!”

  刘健忧心忡忡,算下他与谢迁是一路人。

  历庶吉士、翰林编修、翰林修撰、少詹事……等,没有地方经验就入内阁的。

  或者说,如今的内阁三人即便是李东阳也是近几年才有了接触地方的经验。

  作为内阁预备役的杨一清,算是一个新的开始。

  “非我愿去,而是不得不去啊……”

  这话谢迁是苦笑着说的,刘健也只能是叹气垂首。

  谢迁是景泰元年生人,刘健是宣德八年。

  两人之间足足差了十七岁,也就是说谢迁如果到刘健这个年龄才入元老院的话。

  那么他至少还得再熬十七年。

  十七年啊,如今这些新人一代比一代要凶猛。

  王守仁那小子不仅考的好,而且军伍政务都是一把手。

  恐怕再给十年,那也是入阁首选。

  其次的唐寅、徐经、李东阳之子李兆先……等等这些,不仅为太子师兄弟。

  而且学识政务经验,都可算是当世排得上号的。

  想到自己将来要跟这些个小年轻们竞争,谢迁这老家伙顿感亚历山大。

  “此番灾民安置,若再不显出些许本事……”

  谢迁说着,顿了顿苦笑着道“即便是陛下将来容我入元老院,我又有何面目入院?!”

  刘健听得此言不由得手指微颤,似乎下定了什么决心。

  眼见他缓缓抬首,沉声道“明日……老夫与你一并上秘奏罢!”

  张小公爷的车队“隆隆隆……”的前行着,越靠近京师直道便越好走。

  而同时他们得到的补给也就越多。

  洪灾过去了,那么就意味着商贸的机会来了。

  各家货殖会都在往灾区派人,一方面了解灾区需求。

  另一方面也是扎下根子,再根据情况变化做出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