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关于大明天朝的评述之八_大明天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年粮饷二十万,此中粮银以一比一换算。这便是弘光朝之初,江北四镇,每镇三万人,核粮饷六十万的基本依据。

  二、陆军的装备、被服费用。

  依靠火器的军队,极度依靠火器的供应。包括火炮、火枪、炮弹、枪弹、火yao等。铜火炮耐久性较好,可以承受一千次发射,铸铁火炮能够承受六百次,熟铁的火枪管以发射五百次计。

  火器发挥作用的基础在于操练娴熟,操练娴熟就必须保证一定强度的训练。以每天射击十发计算,一支火枪可以连续使用五十天,火炮可以持续使用六十天到一百天。此后,就必须回炉重铸。

  同时,训练强度越高,装备的损耗就越多,训练的强度也会影响衣服的磨损,将这些计算在一起,平均一个人一年三十两银子的开销,应该不算过分。

  仅此几项,一万人的军队,每年就需要五十万两银子的用度。战时,物资的损耗速度会更高,军队会完全成为一个无底洞。

  充足的物质保证,是良好军纪的前提之一。粤党兴起之初,主要敌人在海上,不可能有足够的精力、财力来同时维持一支强大的陆军。但是,中国首先是一个大陆国家,所以,粤党有不可避免将来在陆上的战争,因此,如何分配财富,也就成为关键的问题。

  正因与此,甲申之变前,广东的陆军,驻防军、野战军、预备队最多也只维持在五万上下,即使这样,每年的开销仅此一项也有二百五十万两,这还不计算为官兵提供的其它保障设施的开销。

  三、行政费用。

  维持统治,就离不开行政开销,保证税收、治安、司法,样样需要大量的人员,对于广东来说,一万人的行政司法队伍,并不算过分,以一人一年二十两银子计算,一万人需要二十万两。

  计算公共设施的开销,每年仍少不得几十万。

  总共以一百万计算应该是中肯的。

  三、海军的开销。

  保障南北两洋的安全,派遣海外驻军,以及剿匪等事项,两万人的海军是一个基本的要求,海员的风险远比陆军大,费用也会略高,以一人三十两一年,每年需要六十万两。

  战船修造也需要大笔资金。参照英国一条三级战船造价六万英镑,折合十八万两,考虑到通货膨胀,八百料到两千料战船四万到十几万两造价并不过分,一年更换船只、维修船只,维护码头、维护干船坞,一二百万的开销是跑不了的。

  粗粗一算,五万陆军、两万海军、一万行政,一年的开支便有五百五十万。似乎还有盈余,但是晚明天灾连年,赈济灾民,抚恤鳏寡孤独,以及为日后大战进行储备,事实上,还是捉襟见肘的。

  这里面还基本排除了腐败的问题,而事实上,腐败似乎不是一个可以轻易解决的顽疾,损失在贪腐方面的钱粮只怕也不在少数。

  因此,广东始终坚持小陆军的策略,尽量避免过早地介入全国的战争,是由其经济上的不得已的。相比之下,李自成和胡虏靠抢劫为生,但是对于广东来说,那反而是不明智的,起码,开销的大头火器装备,是不可能抢得到的。

  而且,满洲有辽东为稳固的根据地,李自成完全是流贼作风,广东在立稳脚跟积蓄足够的力量之前,过早地介入全国战争,很可能会为别人做了嫁衣裳。有限地介入,锻炼队伍,相时而动,才是最为稳妥地。

  过去总说,识时务者为俊杰,何谓时务?某以为,历史的惯性是巨大的,一颗小石子不可能立竿见影地改变什么,只有静待时势的发展,在最优的时机,巧施力气,才能得到更大的收获。

  只是,等待,是一大考验!

  大明天朝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