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五章 围店_大明161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死这些狗日的。”

  和裕升在天成卫城的分店规模不小,毕竟这里是卫城,面积就比新平堡还大的多,方广在六里到七里左右,虽然大同这里没有军民千户所,但各卫均是实土卫所,治下不仅有军户也有民籍百姓,地方也还算富裕,卫城人口大约有十几万人,在西边这里算是大型卫城,越往西去,卫所的人口就越少,当然往西北各地的百姓人口也要少的多。

  分店骡马店和粮店还有帐局均在一处,买下五座大院连在一处,也有一百来间屋子,占地不比新平堡的少什么。

  帐局就在各店中间,虽然存银不是很多,规模也是和新平堡相似,青砖砌成的大屋,不开窗只留门,戒备十分森严。

  如果没有这般规模和气象,也不会有越来越多的商人信任,敢将银子和货物交给和裕升来转运存兑。

  粮店则是在最外围,有近一半的大屋,做了防潮处理,可以存三十来万石粮,加上镇虏和阳和各处分店,存粮在百万以上。

  这些都是张瀚当家作主置办下来的,也是大手笔,叫李遇春吃惊之余,倍感佩服。

  现在外头吵吵嚷嚷的就是些来卖粮的农民,也有一些底层的小粮商,到处收粮,用骡马背驼着卖,这几日停了收粮,每日均有不少人聚集在外,大骂和裕升没有信誉,李遇春知道,这里头多半是卖粮不成生气的,也有小半是那些看笑话的,甚至是存心来挑唆生事的。

  和裕升的收粮价在五钱一石,相比这几年的灾荒减产,粮价腾贵的现状,这个价格是绝对的良心价,其余的大粮商,包括范家的分店在内,仍然是三钱一石,最多是一两银三石的老价格来收,价格相差这么多,自然卖者如云。

  店外一乱,李遇春和杨秋两人都坐不住了,今日的人仿佛来的格外多些,店外人山人海,一眼看去几乎有近千人之多,这么多人当然不会全是来卖粮的,看热闹的怕是更多些,店外多是推着鸡公车的农民,车上多是两石到三石的粮食,这些百姓来卖粮多半是要预备纳税,卖的粮估计正好够纳税的,如果粮价低了一半,这些农民就得多卖一倍的粮才够完纳夏税,过几个月还有数额更高的秋税,同时还有不少佃农还得给田主交纳近一半的田租,负担委实很重,不要说和裕升这里粮价高出两钱,就算只高两分银子,怕也有不少人会推着小车奔走几十里而来。

  若是农民还好,都苦着脸蹲在地下等着,不大吵嚷,若真的不收,这些人也就只能推着小车回去,倒是那些小粮商都十分着急,吵吵嚷嚷的主力也是他们,一见李遇春的身影,不少人就是跳起来叫喊着。

  “李大爷,你老不是说一直收粮?俺可是跑了百十里地,高价收了一百多石粮,你这里一停,这不是要我去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