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14 华皇要介入中东地区】_甲午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华国突然性的夺取了西伯利亚和中亚省,大大削弱了沙俄的实力,同样也将沙俄的兵力逼的更加集中在欧洲一块,沙俄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百万大军还是能够掏出来的,虽然被华军赶走,但是影响力还在,政治上,军事上,华国就不能单独考虑英国,还要考虑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和沙俄帝国,甚至要考虑奥匈帝国和德国,法国,等列强。

  这也是为什么卡特丽娜卡芙公主对于华皇要接人中东问题而担忧的原因,华国的实力,跑到这座世界政治军事的中心大舞台上表演,实力肯定是不够的,这就对技术的要求,太高了。

  中东的人种主要是白色人种。

  历史上,东西方文化在这里频繁交流,多种民族在这里汇聚。

  中东的各民族仍然保留着自己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大多数居民信仰伊斯兰教,少数居民信仰基督教、犹太教和其他宗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都把耶路撒冷看作是圣城。

  文化上的差异也是导致中东不安定的重要原因之一。

  伊斯兰国家是以伊斯兰教为国教的国家,不一定是阿拉伯国家,也包括伊朗、巴基斯坦、孟加拉国、阿富汗斯坦、马来西亚这样的其他民族国家。

  其民族分别是波斯人、旁遮普人、孟加拉人、普什图人、马来人。

  阿拉伯国家是以阿拉伯族为主体的国家的总称,包括沙特、伊拉克、利比亚、黎巴嫩等。阿拉伯国家大部分是伊斯兰国家,但也有不是的,比如黎巴嫩就是以基督教为主,但黎巴嫩人是阿拉伯人。

  在西方文艺复兴的影响下,由马丁・路德发起的16世纪基督宗教改革运动中,天主教教会分裂出新教。基督新教的改革运动同时,也是欧洲政治、经济发展处于转型期间,新教强调通过深入教徒的现世生活去请求上帝的救赎。新教这种对世俗行为的鼓励,使得人们在追求商业利润时解除了犯罪感,使得商业资本主义的各个运行领域都有了宗教的最后依据。

  在一战中,西方国家本身是与阿拉伯诸国结盟以对抗昔日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封建军事帝国――奥斯曼帝国。

  中东阿拉伯人的建国理想(一个统一的伊斯兰国家)经历了一个十分曲折的过程。

  阿拉伯人试图摆脱土耳其人统治,在大叙利亚建立阿拉伯国家(自古以来,叙利亚、约旦、黎巴嫩、巴勒斯坦被视为一个整体)。

  但是在原本的历史中,在一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为了自身利益将叙利亚分割成四个区域。

  二战后,西方国家支持以色列建国,彻底粉碎了他们的梦想。

  同时,伊斯兰社会不断受到西方基督教世界文化的侵蚀,西方资本主义所倡导的人文主义、宽容、自立、科学、理性和民主等一整套文化价值体系缓慢影响着伊斯兰世界。

  这一点,从饮食文化上就可以看出来。

  现在,中东地区的形势是,大部分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英国和其他列强在积极渗透。

  华皇问道:“你觉得阿拉伯菜怎么样?”

  叶卡婕琳娜克里莫娃一怔,搞不懂陛下是什么意思?怎么忽然问起吃菜?点头道:“不是很喜欢,也不是很讨厌。”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