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54 第一强国不代表世界霸主】_甲午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1870年后向制造业、服务业转移。

  而德国的情况则更是如此,农业从业人口在一战前仍占到相当比例,而到了二战结束时仍是英国的两倍多,且农业单位生产力也不如英国,某种程度上拖了整个德国的后腿。

  但在战后迅速的劳动力转移也是德国赶超的基础所在。

  全要素生产率方面,事实上英国并没有那么快被美德赶超。

  这里面涉及很多因素,普及教育。

  英德的中学教育和高等教育普及率在二战前便落后于美国,这也变相导致服务业从业比例来看,英德两国与美国有相当距离。

  当然教育普及率和生产力的线性关系并不明确,只是解释的一大因素而已。

  这也是为什么华皇宁愿用牺牲工业规模扩大的速度,也不敢不先全面普及五年制义务教育的原因,华皇是将教育放在第一位的。

  职业教育方面,相对而言美国相对英德这方面比较薄弱,在大规模生产情况下不需要技术高超的工人,但在个性化生产更为普遍的英德则是必须。

  而德国在二战后出色的职业教育体系,使之赶超英国制造业生产力的主因。

  信息技术的采用,这点美国在战后把英德远远甩在身后。

  因此,华皇认为德国和美国赶超的英国主要原因有资源禀赋的不同导致重资本投入加上规模化生产,工业组织的转变;教育普及率的差距以及相应侧重;美德作为后进国家,在农业从业人口向制造业转型的时点,正好碰上了生产力大幅跃升的技术升级和产业分工升级。

  人口多,主要是这个因素。

  人口就更是华国笑傲世界的最有利因素,也是华皇在华国仍然是一个百分之九十九的农业国家的时候,就敢同英国叫板的原因!

  美国和德国的人均gdp一直跟英国有差距,到二战后才超过英国。

  之前英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富裕生活水平最高的国家。

  从国家制度上来讲。英国、美国和德国都建立起了一套比较完善的资本主义制度,这种制度不见得一定是民主的(华皇认为德国的二元君主制就远远谈不上“民主”),它保障了工商业资产阶级能够获得其在之前较难获得的国家话语权,从而保证自己的权益,推动国家出台了很多鼓励工商业发展的政策(甚至有时是战争,一战的爆发,与德国容克们的鼓动不无关系)。

  从人口素质和科技水平来看。英国,德国和美国,三国都已经达到了相当的识字率水平。

  而在技术上,英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可谓是遥遥领先(相对比,法国在第二帝国时期,才完成工业革命,实现了全面的工业化;而德国可能还要到统一之后),但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德已迎头赶上,英国反倒稍有些落后,并没有站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