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13章:侯爷留步_我全家都穿成了反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长孙衔说完扫视了大殿上的臣子们一圈,刚刚开腔的大臣现在一个个都安静得跟鹌鹑一样。

  偶尔有大臣触及到长孙衔的视线,立马把头给低了下去。

  有人不禁在心里嘀咕着,云华春还真是卑鄙无耻。

  出了那么多的银子来换个好名声,还有陛下的支持。

  这样的好事他们不是不想,只是没这个财力,便是千年世家也不敢轻易应下。这不是简简单单开一个书院,而是在大晋的所有州府开。

  开这书院除了名声,其他的什么都没有。这开支就像个无底洞似的,一年又一年,填不满的。

  能把家中孩子送去念书识字考科举的,怎么会看中这小小的一个露天书院呢?过来凑热闹的定然都是庶民。

  庶民心中的威望于他们有何用?

  哪怕是通过科举考试进去朝堂的寒门子弟,能走到高位者更是少之又少,且不要说其中花费的时间。

  云华春只有一个,古往今来就这么一人。

  有些大臣甚至觉得,当初云华春一家碰到的神仙应该是财神,不然这普普通通一个农户人家怎么会变出来这么多的银子?

  而且一家人都平步青云,不断高走。

  想到这里,他们不禁把头低得更厉害了,别人的后台是神仙,他们比不过的,还是恭敬一些好。

  “诸位爱卿可还有中意之人,不妨直说,朕不是迂腐不化之人。”长孙衔问完,耐心等了片刻。

  三两大臣站出来附和道:“臣觉得此位非云侯爷莫属!”

  “臣附议!”

  云华春本人呢,无悲无喜正视前方,等着所有人把这场戏演完。

  “既然众爱卿都无异议,那这事就定了。”长孙衔定论道。

  至此,君臣皆欢。

  接下来,长孙衔嗖嗖嗖丢了出一系列的新政举措。

  譬如增加科举选拔录取的人数,把人员名单扩充至原来的两倍。状元、探花之类的不变,只有一个。

  只是,从三年只录取不及百人的进士,到后面的两百人。

  站在朝堂上的太监,捧着长孙衔写下的文书一桩桩读着。“……凡新科举子,分配至各州府,需务实三年,再择优者入朝堂……”

  意思是,这以后的考上了进士,还不能直接去朝堂当官,得由皇帝分配到外面去吃几年苦再回来当官?

  那要是万一被没选中呢?

  岂不是进士白考了?

  且不说这外出三年能遇到多少的意外,哪怕三年后回来,如何再融入这朝堂的氛围。

  “陛下,不可!这天底下无数男儿寒窗苦读数十载,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入朝堂,为陛下效命。中举以后把他们派至京城外数年,岂不是寒了这些学子的心?”

  “陛下,外派的举子高不成低不就……”

  刚刚云华春的事他们没意见,因为不涉及他们本身的利益。

  把新科举子外派这件事,可就是影响了他们的利益。

  读书是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