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42章 锦衣镇山河大结局_锦衣镇山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丈夫的死讯,用一根白绫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一缕香魂,随夫而去。

  贺一的孙子贺泽贞,袭镇山侯爵位,补入锦衣卫为查检百户,司抄家事。累官至锦衣卫指挥同知。崇祯三年,突发急症而亡。

  贺泽贞与锦阳郡主育有一子,名曰贺若戚,是为贺一重孙。南明永历十五年,贺若戚随国姓爷郑成功跨海出征台湾,死战殉国。贺家自此绝后。

  贺一的外孙李汉骄官至山东巡抚。后告老还乡。后金军入关后,投湖死殉大明。

  好太监陈炬继续统领东厂,直至万历三十五年因病去世。

  天启元年,魏忠贤踩着干爷爷王安的尸体,进入司礼监。大明朝堂,开启了“九千岁时代”。

  王之祯、骆思恭先后担任锦衣卫指挥使。二人一生,有功,亦有过。

  贺一的亲朋故旧中,活的最长的,竟然是痴呆了的杨万!他一直活到了清顺治四年。足足活了九十七岁。后金入关后,按明制保留了锦衣卫衙门。顺治元年,为彰显新朝优待前朝老臣之心,摄政王多尔衮下令,封杨万锦衣卫统领衔。受封当天,大半生痴呆的杨万,竟咬舌自尽,未死。

  多尔衮敬佩其气节,优抚之。四年后,杨万无疾而终。

  顺治二年,清廷废锦衣卫衙门。锦衣卫终于在历史中,划上了自己的句号。

  然而,清朝历代皇帝,都豢养了一批专办秘密差事的家奴。如雍正朝之粘杆处侍卫。换不换药,只是变了个名称而已。

  历史潮流,浩浩荡荡。明亡后二百一十七年。甲子纪年,辛亥。华夏五千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公元一九四九年,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中华儿女保受外族侵略的百年历史,一去不复返。

  公元一九一四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公元一九七零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升空。

  公元一九七八年,春风吹拂着东方这片拥有五千年历史的古老土地。

  公元二零零三年。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州五号成功升空。古人的飞天梦想变成了现实。

  公元二零零八年,北京奥运会开幕。

  历史一页页翻过,华夏儿女从未像今天一般自信,这个古老而又伟大的民族,挺直了腰杆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公元二零一九年,元旦。

  天津,滨海新区。

  经济的发展,让城市急速扩张。天津这座古老的城市换发出新的生机。

  考古学老教授刘可乐,正在带着学生,抢救性发掘一座明代无字衣冠墓。不久之后,衣冠墓上将会建起一座现代化的图书馆。

  刘可乐小心翼翼的从古墓中,捧出一件飞鱼服、一柄绣春刀。

  一天后,天津某大学多媒体教室。

  刘可乐给他的学生们放着飞鱼服、绣春刀的幻灯片。

  绣春刀上,刻着八个字:“锦衣卫指挥使贺一。”

  一名学生举手发言:“老师,明史之中,并没有贺一这个人的记载。锦衣卫指挥使,算是明朝的高级武官了。怎么可能不被记入史书呢?”

  肥胖的刘可乐扶了扶自己的眼镜:“这个问题,我考虑了好几天。我想,‘贺一’或许是一个代号。就像现代的特工有自己的代号一样。经过分析,那座衣冠冢应该是建于明中后期的。贺一也许是明中后期历任锦衣卫指挥使中一人的代号吧。可能是陆炳,可能是朱希孝,可能是刘守有,也可能是王之祯。还可能。。。是所有人。”

  (全文终)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