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三十四节 诱之以药_临高启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少爷,倒马不倒架,开口就说要入股、要收购,铁定没戏。好在他手里另有王牌,可以慢慢的诱他就范。

  胡乱说了几句门面话之后,刘三从书包里取出二个玻璃小药瓶――这几个药瓶都是他从时袅仁那里特批来的80万单位青霉素的空瓶子,用来装他做得药,以便自抬身价。

  “杨掌柜请看。”

  杨世祥看到如此精致的玻璃小瓶,面露讶异之色,接过来看了看,又小心的研究了下瓶口包着的铝皮,这才问道:“这是何物?”

  “是我自制的几种成药。”刘三胸有成竹。

  这二个小瓶子里的药,一个是诸葛行军散,一个是辟瘟散,这两种药物,都是夏季的常备药,其中诸葛行军散的功效尤其显著,有开窍辟秽,清暑解毒功能。适用于霍乱痧胀,山岚瘴疠及暑热秽恶诸邪,能治口疮咽痛,用行军散调水点眼,有去风热障翳作用。取药少许放在鼻腔内,能防暑辟瘟。在临高这样夏季天气炎热,潮湿闷热的地方尤其适宜。

  避瘟散是类似的药,但是药效远不如诸葛行军散,不过是取其清凉爽神的效果,是清末长春堂所创制的夏季小凉药,因为价格便宜,所以行销极广。

  这两种药物的原料,除了行军散用到麝香、珍珠、飞金这样的贵重药物之外,多数都是常见的药材,很容易获得。刘三配制的药,原料多数是从润世堂买来得,少部分――主要是香料是从苟家庄搞来的抄家货

  刘三将两种中成药的妙用一一道来。以他有限的中医史知识来说,避瘟散在1629年是肯定没有的,就算诸葛行军散,也是到了清代才在《奇方类编》上才归纳出现的,估计在明代也有这个方子,但是知道的人不多,更没人做成成药销售。否则临高这样的地方,这正是极好销的药,而且原材料不算特别珍稀难寻,以杨掌柜的医药修为,知道这张方子是应该会做的。

  当然刘三不肯把这些底细露出来,只说这是澳洲的特制的两种暑药,他见临高这地方,气候闷热潮湿,百姓多苦于暑热秽恶,有心要在本地配制发售,也算是济世救人。

  听刘三说这两种药物如此的神奇。杨世祥有些不信,不过这药瓶看起来就价值连城,药大约也不会太差,征得刘三的同意之后,他轻轻撒出一些避瘟散在手背上,吸了进去。一时间,脸上露出爽快的神情来:

  “好东西!”杨世祥赞道,“提神醒脑,真有浑身一阵清凉之感。”

  “谬赞了,澳洲天气炎热,这避瘟散能年销几十万瓶……”

  “几十万瓶?竟然有这许多!”杨世祥惊叹道,“澳洲真是民丰国阜的好地方!”

  刘三心想这和澳洲屁关系也没有,关键还是本时空没有这个意识。民国的时候兵荒马乱,长春堂照样一年能销二百五十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