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11章 头枕着边关的明月(1/4)_奶爸的文艺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都穿着,朴实的军装。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自从离开了家乡,就难见到爹娘……”杨轶跳过了前奏,直接开始,那洪亮又有节奏的歌声,通过音响传遍了全场。

  开口第一句,那坚定又有力的高音,顿时让全场的战士们精神一焕,而那明显的节奏,仿佛有股热流开始在他们心中激荡了起来。

  是的,不说歌词的意思有多么感人,就这歌声,就已经让他们觉得热血沸腾了起来。

  在台下,牵着曦曦的手的墨菲也是一脸惊讶,她看着台上的杨轶,忍不住在心里为杨轶赞叹一声。

  此刻杨轶的男高音唱得太好了,这根本没有什么修饰,完全就是杨轶原本应有的嗓音啊!墨菲还是知道的,杨轶原来的声音就是最适合驾驭这种军旅歌曲。

  “说不一样,其实也一样,都是青春的年华,都是热血儿郎。说不一样,其实也一样,一样的足迹留给,山高水长……”

  如果前面是钢,那此刻杨轶的歌声里又揉入了柔,那“说不一样,其实也一样”的高音里,杨轶唱得是千柔百转,令台下的战士们都禁不住为之动容。

  这首歌可不仅仅是高音!它的歌词是写得真好,渐渐的,开始领会杨轶歌里的意思后,战士们仿佛在这歌里找到了知音。

  且听:“咱当兵的人,就是不一样,头枕着边关的明月,身披着雨雪风霜……”

  这样的歌词,难道不是跟王昌龄的《出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只有他们这些真正地驻守在祖国边境(西南边陲)的战士们,才知道这句歌词说描绘的边关风情,是吐露着怎么样的心酸。

  不过,这也不奇怪,杨轶以前可也是他们其中的一员,也是真的在边疆驻守,头枕过边关明月,也经历过边境的连绵雨季与冬天的风霜。

  要不然,他如何能够写出《士兵突击》,写出《当兵的人》,这样贴近现实的作品呢?

  “说不一样,其实也一样,都在渴望辉煌,都在赢得荣光,说不一样,其实也一样,一样的风采在共和国的旗帜上飞扬!”(注1)

  这首歌满满的正能量,杨轶满腔热情地唱着,台下的战士们也是满腔热血地听着,听得浑身都是劲。

  就好像他们从这首歌里,找到了自己渴望的肯定!

  当兵的人,跟普通人没有什么两样,但我们背负着守护国家安宁的责任,我们背负着保护人民安危的责任,我们将热血洒在了祖国边疆的土地上,并没有辜负父老乡亲们对我们的期盼!

  尤其是这些歌词,战士们想到了每天飘扬的红旗,想到自己的青春也如同国旗一样迎风飘扬,就禁不住热泪盈眶。

  这种感情或许外人很难理解,但只有他们知道,在枯燥的训练、站岗、战斗中,得到别人的认可,是一件多么令人激动的事情!

  “……为了国家安宁,我们紧握手中枪,咱当兵的人,就是这个样!”最后,在杨轶高亢的歌声中,这首歌慢慢地落下了尾声。

  但就如同战士们意犹未尽的感觉一样,台下刚才聚精会神在听的张亚忠也转过头,跟罗宗盛说道:“刚才小杨说这首歌是他写的对吧?我好像之前都没有听过。”

  这么经典的军歌,如果在这个世界里有,不可能不受到军人们的追捧!

  罗宗盛笑着点头:“是的,今天杨轶说要唱两首歌,两首军歌都是他写的,以前没发布过。”

  “这样多才多艺的军人,是我们部队的瑰宝啊!”张亚忠感慨道,“你说,小杨这么优秀,我们不宣传他,还能宣传谁?都让大家看看,我们部队里走出来的军人,也是好得没话说!”

  罗宗盛笑着点头,他心里也是为杨轶感到骄傲。

  “还有一首歌,这首歌,可能就有点煽情了……”杨轶平复了一下刚才唱歌时候激昂的情绪,笑着跟战士们说道。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