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九十六章 折翼的天使_1980之他来自未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能力就必然要作出牺牲,再加上自动控制系统和侦测系统,我实在想不出他们的发动机得强劲到什么程度才能将这样一款飞机推上天,还能保证这么长的续航时间和距离,就我所知,就算是美国最先进的无人机也做不到这种程度。”

  深皱着眉头,巴捷洛夫沉呤道:“但从现有的情报来看,似乎也没有更好的解释了……不过从这几次袭击的时间和地点来看的话,倒是可以找出一些规律。”

  说着,巴捷洛夫用铅笔在地图上划出几条线,又拿起圆规,以几次遇袭的地点为中心画出几个圆,最终,可以清楚的看到,这些遇袭的地点距离双方实际控制边界线的距离基本都处于这个圆圈的半径之内。

  伊万诺夫看着地图上的标识轻轻摇头:“就算找到规律又有什么用?现在的问题是越南的雷达根本就发现不了目标,哪怕明知道中国的无人机就在他们头顶,他们也没办法发现,更没办法将它击落。”

  “不,我让你注意的是时间!”巴捷洛夫用手指点了点刚刚上报的那处受袭地点的标记,说道:“你没发现吗?这处炮兵阵地从设置到遭受炮击,中间的时间还不到两个小时,而且他们的每次炮击都非常精确,就像每个炮击地点都有他们的炮兵观测员进行引导一样,但这些炮击的地点,基本上都远离边境,就算他们的侦察兵再厉害,也不可能每次都能这么及时的赶赴现场进行火炮的校准吧?”

  愣了一下,伊万诺夫顿时陷入了深思。

  巴捷洛夫说的没错,这样的情况确实有些不正常,要知道火炮射击可不像步枪那么简单,只需要三点一线的瞄准就行了,在轰炸目标的时候,火炮往往都是隔着好几公里,甚至是十几二十公里的距离开火,这么远的距离,就算有精确的坐标,炮手也是很难保证炮击的精度的,火炮的角度只要稍微偏上零点一度,炮弹的落点可能就会偏离目标上百米,再加上风速,大气密度,以及各方面数据误差所造成的影响,可以说,如果在目标附近没有炮兵观测员随时为火炮进行校正指引的话,就算再怎么优秀的炮兵也不可能将火炮打出这样的精度来。

  之前没有想到这点,主要是因为中国的侦察兵太活跃了,事实上中越双方的军事对抗除了几场大的战役,平时几乎都是这种小股部队的渗透和袭击,类似的情况早就习以为常,只是在巴捷洛夫的提醒下,伊万诺夫才猛然想到,和以往那些有侦察兵参与的炮击相比,这些袭击中,中国方面的反应速度实在太快了,哪怕是有无人机的侦察,这种速度也是超出了常理的。

  除非……

  想到那种可能,伊万诺夫脸色一变,向巴捷洛夫望去,只见对方的眼中同样充满了惊讶与难以置信的神情,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