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一十九章 岛国的安利_1980之他来自未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问一下是哪家公司吗?

  嗯,这家公司听说过,发展得确实不错,你们的产品和入会费虽然是贵了些,但返利也高,主要还是偏向于中高收入的人群,这跟我们公司的战略定位倒是并不冲突……我有个想法,你看行不行?我们为什么不干脆可以合作一下,反正公司也没有规定说不允许加入别的传销公司吧?我来做你的下线,你也可以做我的下线,而且我们还可以去动员自己的下线也一起加入对方,这样一来,等于就是一起扩张了一倍啊,你认为呢?

  类似这般的谈话,每时每刻,都在无数次的上演着,无数在这个阶级固化等级森严的社会里本已失去了希望的人,突然间都爆发出了超乎想像的激情,他们奔走于大街小巷走亲访友,或是在一堂堂的激励课上为自己过去的麻木与堕落而痛苦流涕,并发誓要用十倍的努力将浪费掉的时间补回来。在那道神奇的公式之下,每一个传销者都感觉自己人生的梦想几乎是触手可及,成功离自己也仅有一步之遥,而一些已经在传销中获利的先行者,更是坚定了他们的信念。

  于是,在这股狂热的浪潮下,人们忽略了自己银行的存款正在飞快的减少的事实,因为他们的家中已经购买了太多传销的商品:有些人是同时加入了多个传销公司,同时经营着几份,甚至是十几份传销的产品;有些人则是为了能尽快的在传销组织中升级,用虚开下线的方式多买产品,以期望能获得更高的级别和更高比例的返利,这种行为理论上是违背了传销的精神的,但无论是他们的上线还是公司,对此都是默许,甚至是支持和鼓励的态度,毕竟,就算这虚开的下线不具备发展的可能,但至少也代表着一份销售业绩,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何乐而不为呢?

  更可怕的是,在传销的过程中,一些精明的传销者很快就发现了传销的核心其实并不是他们所购买和出售的那些商品,绝大多数人,甚至可以说所有入会和购买产品的人,都只是为了获得加入传销组织的资格,商品本身在这个交易的过程中,已经完全被弱化到了可有可无的地步,质量的好坏,价格的高低,根本就没人在意,甚至有没有商品都无所谓,只要能加入传销,获得这个资格,就有大把的人愿意掏钱,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其实完全可以甩开公司单干,毕竟给人当下线总不如自己当老板来得实在,在一些边远的村镇和小城里,甚至都已经出现了完全没有商品,以传销为手段进行非法集资的所谓‘老鼠会’。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日本政府就算再怎么官僚迟钝,也开始感觉到事态的严重性了,通过经济学家的计算,他们得到了一个令人不寒而悸的结果,那就是如果再继续纵容传销这样漫延下去,最多一年,很可能不到半年,当整个传销的人群在日本达到饱和,再也发展不到下线的时候,那些庞大的传销组织和公司就会拉着整个日本的经济一起完蛋。

  禁止传销,已经势在必行!(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