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四十二章 不挑最好的,只要最难的_1980之他来自未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关起门来一个人玩,也有足够的底气走出自己的路——区别只在于所需的时间长短而已。

  很多人都不知道,在工业的领域里,有没有完整的工业链,这绝对是一个最重要的分界岭,它的重要性甚至比你在某些尖端领域里能不能达到世界第一的水平还重要,因为工业从来就不是一个简单的行业,哪怕是一颗最普通的螺丝,都要经过数百上千道工序才能从一块矿石变成最终的成品,在这其中,如果你的产业链缺少了某一环,哪怕它再怎么不起眼,在关键时候,也能成为别人扼杀和威胁你的致命伤。

  韩国和日本的工业强不强?

  当然强,在某些领域,他们甚至还超过了美国,但美国从来就没担心过他们会失去控制,因为这些早就被美国打断了脊梁的国家根本就没有完整的工业链,他们在那些领域里就算干得再好,只要美国愿意,一个技术封锁就能将他们打回原形,但这样的手段对中国就没用,因为拥有完整工业链的中国,无论你卡住他的哪一个环节,他们都能凭自己的力量来解决问题——能不能做和做得好不好,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更让美国感到纠结的是:他们其实并不介意一定程度上的技术扩散,但这种扩散都是很有讲究的,而在这其中,他们最忌讳的就是这种基础材料技术的扩散,因为在所有工业的领域中,只有这种基础材料的技术是最没有捷径可走,同时又最容易走捷径的。

  这听起来有点矛盾,但其实也并不难理解:首先,材料技术它不像其他的设计研究,这在某种程度上完全就是一种‘撞大运’的‘游戏’:无数种元素,无数种工艺,在无数种组合中不断实验,最终创造出无数种不同的新型材料,而这些材料绝大多数其实都没有太多的实用价值,只有万分之一,甚至是几十,几百万分之一的机率,可能会诞生一种有用的材料,然后在亿万分之一的机率中,或许会出现一种价值极高的极品,在这其中虽然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但更多的还是得靠运气,不到最后,你永远不知道一种新工艺,新配方,最终得到的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所以说,看一个工业国家的底蕴是否深厚,在某种程度上只要看一下他掌握着多少种尖端材料的技术就行了,这种只能靠长年累月不断氪金才有可能获得一点回报的游戏,也只有那些老牌的工业强国才能玩得起。就拿最普通的炮钢来说,当年日本人连战列舰航母都能造出来,却硬是造不出合格的炮钢,这就是工业底蕴不足最好的体现。

  正因为材料技术的这种不确定性,所以它几乎没有任何办法来投机取巧,但也正因为如此,一旦掌握了成熟的配方工艺,就意味着可以直接省去无数次实验所需的成本和时间,所以这世上任何一个工业发达的国家,哪怕他们疯狂到连航母和导弹都敢卖,也从没有谁敢随便贩卖自己的材料技术,这也是他们用来限制那些落后国家最有力的一道技术壁垒,没有谁会傻到自毁长城。

  好在中国人多少也有点自知之明,开价要的并不多,这几十种材料,大多数都只是普通的工业用钢,不能说不重要,但也达不到战略技术的高度,唯一麻烦的也就是那几款用来生产发动机的合金配方,但这也恰恰证明了中国人交易的诚意——尤其是当他们一再的强调,那种强大的计算机技术是不可复制的之后,就越发的让人好奇,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了。(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