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二十五章 此地有银三百两_1980之他来自未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见,相反,你甚至会主动的为他找出各种理由,让自己去发现他更多的优点和长处,所谓的爱屋及乌,便是如此。

  同样的道理:当一个人开始无理性的追捧和崇拜外国的商品时,他的这种思维和感情就不可能只是被局限于消费的领域,对商品本身的好感很容易就会被转化为对生产这些商品的国家的好感,甚至是崇拜,连带的,作为对比,当一个人在极度追捧进口商品之时,他也就必然会极度的贬低排斥自己国家生产的商品,这种感情的错位甚至不需要任何人的引导,就能形成对自己国家的否认与厌恶,进而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产生绝望,并不惜一切的想要脱离这个群体,去挤身他们心目中所谓‘优秀民族’的族群。

  蝴蝶说得轻松,对很多问题,他了解的其实也不是很多,但仅仅只是这只言片语间所透露出的信息,就足以令人不寒而悸。李悦新完全可以想像得出,在另一个时空里,或者说,在这个时空不久的将来,中国所面临的处境会是多么的严峻,发展将是多么的艰难。

  一边,是携带着资本与技术而来,以无可匹敌的姿态踏入国内市场,要来切蛋糕的国际资本企业,他们拥有庞大的资金,拥有先进的技术,拥有先进的管理营销理念,拥有进口商品的神必光环,甚至还拥有政策上的种种优待;

  另一边,则是步履维艰的国企与民族品牌,他们资金匮乏,负担沉重,体制臃肿,技术落后,虽然是有着名义上的主场优势,但事实上,在整个国家急于招商引资,给予外资诸多优惠政策的情况下,在政策上反倒是居于劣势。

  想像一下,一个庞大的国营企业,效益好的时候,大部分利润都要上交国家财政,剩下的那些,要发工资,要维持工厂的运转,要改善职工的福利,甚至还要给过往的退休工人养老,哪还有精力和闲钱去搞产品的开发升级?

  可是,技术跟不上,就得被人卡脖子,好不容易咬着牙,用省下的钱艰难开发,终于攻克了技术难关,却在这时,莫名的发现那些原本对国内禁售,或是必须要花费高昴的代价才能买到的设备产品,却在一夜之间全都变成了大白菜。就如蝴蝶所言,人家有着成熟的经验,产品早已经经受了市场的检验,无论是性能还是成本,都不是国内这刚刚才勉强突破的技术可以相比的,在这种情况下,你让那些坚持要走自主研发,自力更生的人情何以堪?

  是啊,聪明人谁都会做:明明用一点钱就能买来的东西,何必花这么大精力自己去研发,去生产?一次两次,可能动摇不了人们心中自强的信念,但是,十次八次呢?一百次呢?就算你的信念能够坚持,又有哪个企业能常年累月的经受这种打击?

  工业,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