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六十章 难得糊涂_1980之他来自未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身份——这家伙,在另一个时空里也是没少折腾,他的案子是直到九十年代末才被掀开,所以那边的政府对他也是记忆深刻的。

  按说,既然已经知道了他是间谍的身份,那当然就应该马上抓起来,就算定不了罪,也应该遣送出国,再也不许他入境才对……但在情报系统里,很多问题却并不是能这样轻易的解决的。

  没错,中村允的确是间谍,但像他这样的间谍,国内又岂只是他一个?说难听点,中国改革开放,你以为敢冒着大风险第一批闯进来的人都是些什么人?别的不说,就拿台湾来说,在圈内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台湾人只要想出境,那都是要在他们的情报机构里挂名的,否则根本不给你签证,换句话说,真要严格来算,目前只要敢在大陆公然出现的这些台湾人,有一个算一个,个个都是间谍,就算他们没有从事任何间谍活动,这身份也是洗不白的。

  其实,像这种事情,本来就是难免的,除非你闭关锁国,彻底的断绝与外界的来往,否则,只要打开国门,就不可能保证自己国内情报信息的绝对安全。

  事实上,间谍也是分很多种的,与一般人所理解的不同,大多数的情报间谍其实都很少会从事破坏性的工作,他们收集情报的手段和渠道多是以合法和半公开的形式为主,就像那些根本没拿情报部门一分钱的工资,却要凭白背负一个间谍骂名的台湾人一样,这些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所谓间谍,最多也就是在出来后,替台湾政府收集一下外面的公开信息,而绝大部分无心于政治的台湾同胞,甚至连这点表面功夫都懒得做,随便在当地收集几份报纸回去后就算交差,所以台湾政府的这种做法,与其说是为了搜集情报,还不如说是为了恶心大陆政府,离间台湾同胞与大陆之间的感情,政府当然是不会上当的。

  而中村允,虽然不属于这种完全无害的间谍,但在那边政府的黑名单上,他也是排不上号的,说到底,他也就是一个商业化情报组织的小头目,与欧美苏联那些国家级别的情报机构相比,算得了什么?要不是当年他犯下的案子有些大,国安那边甚至都未必会关注到他,而在本时空,要不是他曾经出现在蝴蝶事件中,神矛局都未必会关注到他。

  正是考虑到这种种的因素,当初老吴才没有冒然的对他采取行动,而只是将他相关的资料打包交给了国安,由国安去盯着他——否则,真要抓了人,眼下是痛快了,可你怎么知道接下来对手派出的会是谁?与其痛快一时,然后不得不再次面对一群陌生的对手,那还不如留着这个已经曝光的家伙,这样,至少能保证对方所有的行动都会在自己监控之中。

  问题就出在这:国安那边虽然是得到了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