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8章 岭南大乱_明末:从骑砍开始征服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住心中的怒火,挥起大锤、火钳将税吏们打了出去。

  谁跟他们要税,就是要他们一家老小的饿死。

  被打得筋断骨折的税吏们在街道上苟延残喘的试图逃走的时候,闻讯赶来的冶铁业者们热情的将他们留在了这里。

  铁山的铁匠们在最先挥起铁锤的行会会首孙铁匠的带领下,开始了自己的抗税抗捐起义。

  一时间,手握自己打造兵器的铁匠们,和那些握着各色农具的农民,一时间南北呼应,好似要将整个大明南疆打个大乱四起。

  当人们在城里惴惴不安的惦记着家里的房舍家具以及藏在地窖里的粮食的时候,从岭西传来了更加恶劣的消息。

  岭西不但有民变抗粮抗税,而且还有兵变。

  作为当地一大特色的土知府等土官也趁势起兵作乱,开始打劫州府县城,行使他们一贯的手段。

  自万历播州土司作乱以来,岭西地区的土司已经安稳不少,但这次的起义活动让他们原本安稳的小心思又重新活络起来。

  他们的做法可是要比那些乱民要强横了许多,手握刀枪、兵甲的他们除了是当地的县官,而且还是各大村寨的寨首。

  他们一起来,岭西彻底就乱了。

  如此局面,让两广各地官员的过年心思搅扰的一点全无。

  “娘的!本来想着收些火耗当好处,好进省城打点一下熊总督,也好给老子换个地方,现在可倒好!”

  不止一位地方官员在府邸里跳脚大骂,如此大乱,不说能不能升官,就连自己现在的位置能不能坐稳了倒成了一个天大的问题。

  为了防止自己日后丢官没了营生,大部分官员趁着现在还能捞就多捞些。

  他们这样的想法让躲进县城的士绅们叫苦连天,一个防务税要了他们大半家财。

  不过,也有直官,开始召集武官,商讨平乱之策。

  “大人,咱们营里的弟兄本就有官职在身,出去打那些造反抗税的乱民天经地义,谁叫我们吃得就是这口饭呢。”

  “如此甚好,还望快快出兵!”

  “可是有个问题,眼下马上就要过年了,可弟兄们却大半年没有领到粮饷了,家里的妻儿老小都饿着肚子。要不是官职在身,洒家也恨不得出去闹上一闹。”

  往日里在各地知府等文官面前俯首帖耳,如同佣仆厮养的样子,今天却是丝毫都看不到了。

  一个个箕坐于前,大喇喇的高声谈笑,只管摆着自己的难处,更有甚者,在知府面前直呼没有钱粮就出去造反。

  “世态炎凉啊!”

  看得眼前这群粗鲁武夫在读书人面前如此的放肆,叫各级官吏们无不切齿痛恨,恨不能将眼前这群匹夫一个个生吞活剥了才解心头之恨。

  他们开始怀念当年嘉靖皇爷在朝时的风光,任凭是你戚继光还是俞大猷,就算是一品的武官见了三品的文官,都是要远接近迎,拱手相礼。

  可是现在的光景如何?

  就连一个小小的把总都敢在咱们这些正途科举上来的人面前平起平坐了!

  算什么东西?!

  可心里再怎么骂,也是要先把眼前的变乱平了不是,否则上面追究下来,首先倒霉的却是这群文官治理地方不利。

  于是双方开始和睦相处(讨价还价)。

  “补足半年欠饷,再给发半年的军饷。一个月的恩饷。”

  “军饷之外,这不是快到过年了吗,家里的棉布不多了,还请各位大人送点,不多各位兄弟每人发一套棉衣,三双草鞋即可,不过这棉布得是基隆产的,江南那些破落絮子就不要拿来糊弄人了。”

  “对了,请列位大人拨下款子,采购一批军器才是,据说各地乱贼,都是打劫了各处大户,手中器械颇为精良,我们手中的兵器早就不堪用了。”

  听得这群军官们在不同场合提出来的条件,让诸位饱读圣贤书的大人们为之侧目,“狮子大开口啊!”

  可是如今局面如此,为之奈何,只好收集钱粮准备,一番讨价还价之后,文官和武官们总算是达成了一致意见,补足军饷以及他们的一切要求。

  而文官的要求只有一个,一个月内平叛,要是完成不了,不仅岭南的文官,这些武官把总也是跑不掉。

  革职都是小事,要是杀头那就冤死了。

  自此岭南的平叛运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