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4章 恐怖的盐价_明末:从骑砍开始征服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听了这话,秦浩心里有底了。

  呵呵,我的一个大金矿啊!源源不断的现金流啊!

  他想起来曾经在学校听过的一个讲座,当时请了一个红学大师来说课,提到林黛玉时,他不由得吹嘘了一番,说林家是如何如何有钱,甚至比薛宝钗家、贾府都有钱的多得多,富可敌国算不上,抵上一个西边边陲得大省还是绰绰有余!

  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一个“盐”,她老爸林如海是扬州巡盐御史!扬州什么地方,天下售盐得首绝之地,每年有半数的盐引要从这里过,更不提那些私底下贩卖的私盐了。

  要知道一个人除了吃饭喝水,剩下的就是吃盐了,这是生活必需品!

  按照刚刚青年所说的价格,秦浩在心中暗自算了一笔账,就按10文一斤的成本,卖40文一斤,除去中间的损耗、货运,一斤盐也能有25文的利润。

  按照一户人家一月一斤,一年大概就能得300文,明朝末期大概有3000多万户,这么一算一年货收总量便是近1000万两的利润,是明朝崇祯年间的倍。

  当然这个盐价数字是大明沿海省份的普遍价格,其实还是算少了,要是到了内陆,价格便会就急速上涨,陕西、山西等布政司盐价百文是常见之事。

  由此可见盐商之富和明廷之穷,秦浩估计现在扬州一地的盐商一年的利润就抵得上朝廷一年的税收了。

  不过这么个事,官员们肯定不会说,他们和商人是利益的集合体,底下的百姓则是没什么机会说,就这么拖吧。

  等咱的海盐到了,大明朝的盐商可要哭了。

  “既然如此,一定要好好护着,绝不能出什么差错。”秦浩对此很认真,这是自己将来的钱袋子,马虎不得。

  “诺!”

  “整个盐田村,所有的海边土地都建成了盐田,盐池占地大约是三千亩土地,招募了五百人担任盐丁,都入了户籍,此外盐田村中驻扎着一队30名士兵。曰夜驻守巡逻,外人绝对难以入内。”在盐田村担任警卫任务的李毅,这个朴实的黝黑小伙子,如今已经能独当一面了。

  “不知产量如何?”旁听的诸葛玄早已按耐不住兴奋之情,将李春拉到一边问道。

  “按照每十五亩盐田每曰可加工一百吨海水计算,每十五亩盐田一昼夜可得粗盐三吨左右。”李春不急不慢的说出了几个数字。

  十五亩,三吨!

  诸葛玄估摸着眼前这片海域至少可以开拓出三千亩盐田来,如果三千亩盐田都是如此的效率,每昼夜便可得到粗盐六百吨,合一百二十万斤!即便是打个对折计算,六十万斤也是惊人的。

  诸葛玄立刻将自己算到的数字附耳说给秦浩听,也着实让秦浩震惊了一把。

  “你的意思是,就只这一块盐田,要是按照正常的盐价,一年能给我们带来至少30万两,这还是出去了人工、运费等一列类意外损耗的数字。”

  秦浩有些不可思议的看着诸葛玄,明知道他不可能诓骗自己,一时间心中还是难以接受。

  30万两白银可相当于后世1000万RMB,没想到以前没这个机会赚到这么多,现在看起来却如此简单,真是造化弄人。

  “大人,其实还不止呢。”听到两人谈及钱财,李春禀退盐户,走上前又给了他俩一个惊喜。

  “要是把粗盐制成精盐,这个数字还可以翻上3~5倍。”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